泰山道中

四牡騑騑日计程,崎岖前路鹤猿惊。

遥看岩柏回春意,乍听风泉误雨声。

寒鸟露栖零病羽,饥鸿星散动哀鸣。

山灵何惜云肤寸,遍作甘霖惠众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泰山道中的所见所闻,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。

首联“四牡騑騑日计程,崎岖前路鹤猿惊”以“四牡騑騑”形容马匹行走的节奏,暗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,同时“日计程”点明了行程的计算方式,体现了对时间的珍惜。而“崎岖前路鹤猿惊”则通过鹤猿的反应,形象地描绘出山路的险峻与不平,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壮丽的氛围。

颔联“遥看岩柏回春意,乍听风泉误雨声”转而描写远处的景色与声音。岩柏在春意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,展现了大自然的复苏与活力。而“风泉误雨声”则巧妙地将风声、泉水声与雨声相混淆,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,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莫测。

颈联“寒鸟露栖零病羽,饥鸿星散动哀鸣”进一步深入描绘了旅途中的生物状态。寒鸟因寒冷而露宿,羽毛零落,显露出生命的脆弱;饥鸿分散飞行,发出哀鸣,传递出生存的艰难。这两句通过动物的生存状态,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命运的关注与同情。

尾联“山灵何惜云肤寸,遍作甘霖惠众生”以“山灵”象征大自然,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。山灵不吝啬于提供雨水,以“云肤寸”形容雨水的珍贵,最终化为甘霖,惠及万物。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慷慨与恩赐,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、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泰山道中自然景象和生物状态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命的关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。

收录诗词(1135)

刘绎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海帆先生属题铭山画竹

猗猗鸾凤姿,皎皎琅玕色。

十丈扫烟云,放笔挺清直。

画者胸何有,淋漓多着墨。

石骨倚崚嶒,凛凛见风力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职]韵

石峰,为郭羽可中翰作

我有忘年交,羽可老词伯。

跌宕郁清奇,深邃凝幽碧。

登览不可穷,人品如诗格。

疑有磅礴气,秀灵钟地脉。

我居既近市,君乡在太极。

百里路非遥,山山为间隔。

君作山中诗,示我卧游迹。

玲珑明月岩,照映峰头石。

此石几千年,曾蜡游人屐。

何幸太守贤,行春布德泽。

山翠马头迎,云光助怡怿。

名以钟秀峰,摩崖书其额。

登眺寄深情,人文思舄奕。

我闻汾阳后,此间盛儒硕。

声教被山陬,林壑今犹昔。

仰止歌景行,将母后起责。

老可还山初,殷勤为培植。

山中多风云,山上有松柏。

风云遍天下,松柏高千尺。

登楼望家山,心飞逐远翮。

形式: 古风

题海帆先生《钓鳌图》

旷达寄怀空不著,行神御气随漂泊。

儒者恂恂貌与言,事事实地牢立脚。

惟有诗文境界宽,作者安能受羁缚。

气壮直欲吞云梦,词高便许穷碧落。

海帆先生儒雅宗,政声在在歌循卓。

峨边赤手歼鲸鲵,东来依旧安琴鹤。

停骖按部净道尘,露冕宣风求民瘼。

崇朝雨遍泰山云,千里荣光照海若。

无端示我钓鳌图,风云拂拂争喷薄。

隐以微旨诡以辞,画者读者俱骇愕。

蒙庄往往作寓言,岂有至人谈寥廓。

忽悟海涵地负才,精诚所至犹驱鳄。

断鳌之说虽渺茫,冠山有意母乃凿。

百尺珊瑚起钓竿,扶桑晓策殊超逴。

笔下能使翔蛟龙,胸中何止贮丘壑。

觥觥大集示天怀,远志雄才纵横略。

十洲如镜望清澄,肯使鳞鳍纵跳跃。

乃知儒者异旷达,诗文境界空依托。

披图重读沧浪篇,把酒欲向蓬莱阁。

笑看明月海上生,千顷汪汪波不作。

形式: 古风

和马厚庵都转《乞病还山留别之作》次韵(其一)

秋风一夜动轻疴,便挂归帆看逝波。

东海虽宽鲈鲙少,南云未远雁鸿多。

情余同楫思投契,爱有遗棠感抚摩。

此去西湖山色好,不将觉岸问禅那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