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时杂咏(其一)

至尊旰食正忧勤,秦塞遥传斥堠纷。

制阃陡摧新幕府,当关先失上将军。

西连银夏氐羌接,南控荆襄险隘分。

百二山河含王气,可容宛马尚成群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文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国家面临的内外挑战与复杂局势。首句“至尊旰食正忧勤”,形象地展现了君主为国事日夜操劳的情景,体现了君主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勤勉治理的态度。

接着,“秦塞遥传斥堠纷”一句,通过“秦塞”这一地理概念,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遥远,以及边防的紧张局势。斥堠,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哨所或烽火台,此处形容边疆情报传递的繁忙与紧迫。

“制阃陡摧新幕府,当关先失上将军”两句,揭示了朝廷在面对边疆危机时的应对举措。制阃,指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;新幕府的设立,象征着朝廷派遣新的军事力量前往边疆,以应对可能的威胁。然而,“当关先失上将军”则透露出在关键位置失去重要将领的不利情况,预示着战局的艰难与复杂。

接下来,“西连银夏氐羌接,南控荆襄险隘分”描绘了国家边疆的广阔与复杂,西面连接银州、夏州,与氐羌等民族接壤,南面控制荆襄地区,涉及险要的关隘。这不仅展示了国家疆域的辽阔,也反映了边疆管理的艰巨任务。

最后,“百二山河含王气,可容宛马尚成群”两句,以“百二山河”形容国家山川险固,蕴含王者之气,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和稳固的信念。同时,“可容宛马尚成群”则以宛马(传说中的一种神马)的比喻,暗示即使在困难时期,国家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生命力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局势、军事部署、国家防御能力的描绘,展现了明朝时期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与挑战,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坚定信念。

收录诗词(6)

彭长宜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感时杂咏(其二)

蜀道云横剑阁峨,曾经流燹此中过。

比来羽檄微纾警,犹自萑符屡枕戈。

地接函关戎马逼,星分井络跕鸢多。

共知睿虑先筹远,玉垒贞珉颂不磨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歌]韵

感时杂咏(其三)

军储倚办大司农,徵发频年遍举烽。

特简玉堂经济客,屡裁御府岁时供。

计然筹国堪修备,卜式输边敢慕封。

宁谓圣明烦筦?,恐因庚癸困租庸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冬]韵

越行杂咏(其二)

岚光冉冉树亭亭,尽日渔人汎绿汀。

八月山阴山下路,稻花香软舞蜻蜓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青]韵

集焦诗

采薪上南山,遇见双白虎。

归来对阿邪,阿邪道辛苦。

形式: 五言绝句 押[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