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天目

苕水之源出此山,地如邾鲁始跻攀。

三池浚泽高冈上,一勺为霖反掌间。

著脚不知苍汉近,无心直共白云闲。

何时结屋枕泉玉,涤尽尘根学大还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删]韵

翻译

苕水的源头就来自这座山,仿佛邾国和鲁国的人初次攀登。
三个清澈的池塘坐落在高高的山坡上,只需一勺水就能化作甘霖,轻而易举。
在这里驻足,浑然不觉已靠近广阔的长江,心境悠然与白云相伴。
何时能在此筑屋依泉而居,洗净尘世烦恼,回归自然的大道。

注释

苕水:古代河流名,今浙江苕溪。
邾鲁:古代两个诸侯国,这里泛指中原地区。
浚泽:深而广的水泽。
苍汉:古人对长江的别称。
结屋枕泉:在泉水边建屋居住。
大还:道教术语,指修炼成仙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的《西天目》,描绘了苕水源自山中的景象。首句"苕水之源出此山"点明了诗歌的主题,接下来的"地如邾鲁始跻攀"暗示了山势的险峻,仿佛连接着古代的邾鲁之地。"三池浚泽高冈上,一勺为霖反掌间"形象地描述了山中湖泊的丰沛,仿佛轻轻一勺就能化作甘霖。

诗人通过"著脚不知苍汉近,无心直共白云闲"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超脱尘世的心境,仿佛在行走中忘却了人间的距离,与白云相伴,心境悠然。最后两句"何时结屋枕泉玉,涤尽尘根学大还"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隐居的愿望,希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,回归自然,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,寓情于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,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。

收录诗词(189)

施枢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西兴寄呈东畎先生

生平未始识东州,不谓招邀得漫游。

南镇门前秦望晓,西兴浦口浙江秋。

风搏怒气潮初落,山涌青冥雨乍收。

岂为登临重回首,使星只在五云头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别天目

东尖森洞穴,西目浚渊庭。

三日若为霁,群龙亦有灵。

立依松作盖,坐倚石为屏。

犹恨归鞍急,回头望远青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青]韵

别高家店

独抱朱弦识者稀,湖山与我独相知。

烟迷柳岸经行少,月照梅窗做梦迟。

酒价寒高谁与贳,衾绵夜薄自多思。

归舟又值商量雪,好似清溪访戴时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怀友人

锦野重来已秀葽,雨肥梅杏粉痕销。

晚山四面子规叫,晓树一声婆饼焦。

耐久交当如水淡,惯游身亦似蓬飘。

老莺不省春归久,犹自教雏学徙乔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萧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