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湖(其一)

海上三山未渺茫,竹湾花屿郁苍苍。

白沙赤嵌红毛地,绿苇黄鱼紫蟹庄。

仰首但观天咫尺,称名食在水中央。

古今多少沧桑客,留得残云映夕阳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鉴赏

这首《澎湖(其一)》描绘了澎湖群岛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。钱琦以细腻的笔触,将澎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。

首句“海上三山未渺茫”,开篇即展现出澎湖群岛在海上的壮观景象,仿佛三座山峰屹立于波涛之中,既遥远又清晰,引人遐想。接着,“竹湾花屿郁苍苍”一句,生动描绘了澎湖群岛中竹林茂密、花团锦簇的美丽岛屿,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。

“白沙赤嵌红毛地,绿苇黄鱼紫蟹庄”则进一步展现了澎湖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,白沙覆盖的海岸线、色彩斑斓的岛屿、绿意盎然的芦苇丛、鲜美的黄鱼和紫蟹,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、物产丰饶的画面。

“仰首但观天咫尺,称名食在水中央”两句,运用夸张的手法,表达了站在澎湖群岛之上,仿佛能触及天空的辽阔与自由,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无论是食物还是日常所需,都与大海紧密相连,体现了澎湖群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。

最后,“古今多少沧桑客,留得残云映夕阳”总结了澎湖群岛的历史与文化,无数的过往与变迁,如同残云映照在夕阳之下,既展示了时间的流逝,也寓意着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思的语言,不仅展现了澎湖群岛的自然美景,也深刻反映了这里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,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观描写与历史文化思考的佳作。

收录诗词(29)

钱琦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澎湖(其二)

六六沙湾小似舟,须弥大界一萍浮。

收罗日月狂澜里,零落云山古渡头。

春水涨时村散网,晓星明处客停舟。

蓬瀛不信人间路,犹认仙源是梦游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台湾竹枝词(其一)

海外偏隅窜夺频,天教归命版图新。

澎湖一战如神助,靖海军威震海滨。

形式: 词牌: 竹枝

台湾竹枝词(其二)

鹿耳开洋竞挂篷,长年把舵溯空濛。

金鸡里妈经由惯,不论东西南北风。

形式: 词牌: 竹枝

台湾竹枝词(其三)

番女妖娆善雅音,私欢猫踏递情深。

幽窗月色凉如水,每到更阑听嘴琴。

形式: 词牌: 竹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