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《次韵邱秘校程苦热》,通过对夏日酷暑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深切感受。首句“羲和驱日昼如燔”以神话中的羲和驾车比喻太阳炽烈,白天仿佛被焚烧一般,形象地刻画出酷暑的高温。接着,“万里焦原草木乾”进一步描绘大地因干旱而草木枯黄,一片荒芜的景象。
诗中“旱雨骤晴还作热”写出了夏日雨后短暂的凉意并不能缓解暑气,反而转瞬即逝,再次回归炎热。“炎风寡势岂成寒”则表达了即使微风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凉爽,炎热依旧。在这样的天气下,诗人“渴思沆瀣朝餐美”,渴望清晨的露水(沆瀣)来解渴,但又深知这不过是想象中的美好。
“坐想凌兢迹到难”一句,诗人感叹在如此酷暑下行走都变得艰难,汗水湿透全身,即使手持扇子(凌兢)也难以抵挡热浪。“汗浃肌肤空秉箑”形象地写出扇子的无能为力,只能徒增挥汗如雨的疲惫感。“浪将霜雪拟轻纨”以霜雪比喻清凉,表达出对冬季寒冷的向往,暗示了对夏日酷热的无奈与厌倦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夏日酷热的严峻,以及诗人身处其中的苦闷与无奈,具有强烈的季节感和生活气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