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元代王哲的《苏幕遮》是一首禅宗修行的感悟诗。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感受为喻,引导读者理解禅修的真谛。"莫端身,休打坐",意在强调不必拘泥于形式,不必过分追求坐禅的姿势;"摆髓摇筋,嘘咽稠粘唾"描绘的是身体自然的状态,暗示修行应顺应自然,而非刻意控制。
"外用修持无应和",指出外在的修行方法不应过于追求与外界的呼应,而应专注于内在的领悟;"劳神"和"空摧挫"则批评了过度用力或期望过高的修行方式,认为这样只会带来精神上的疲惫和挫败。
"要行行,如卧卧",提倡随心所欲,自在行动,如同睡眠时的自然状态,无需刻意;"只把心头,一点须猜破",强调关键在于洞察内心,理解禅修的核心是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
最后两句"返照回光亲看过,五色霞光,覆焘珠明颗",通过比喻,表达对禅悟境界的理解,即通过自我反思,能看到内心的光明,犹如五彩霞光般照亮心灵,达到一种内在的智慧和光明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寓禅于日常生活之中,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了禅修的真谛,鼓励读者从日常体验中寻找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