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怀十七首(其十七)

秋气不成寐,出户月皎皎。

我生多忧虞,及壮已衰老。

如彼霜下叶,未落忽先槁。

当前一尊酒,举觞问苍昊。

毕昴出东方,天阶静如扫。

玉衡无右移,白日不西晓。

如何六合内,有此颠与倒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《感怀十七首》中的第十七首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颠倒的感慨。

首句“秋气不成寐,出户月皎皎”,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,月光皎洁,映照着诗人孤独的心境。接着,“我生多忧虞,及壮已衰老”两句,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忧虑和岁月流逝的感慨。他感叹自己一生多忧,壮年已至却已显老态。

“如彼霜下叶,未落忽先槁”运用比喻,将自己比作秋霜下的树叶,还未等到凋零,就已经枯萎,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。接下来,“当前一尊酒,举觞问苍昊”两句,诗人借酒浇愁,向苍天发问,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追问。

“毕昴出东方,天阶静如扫”描绘了天空中星辰排列的景象,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。“玉衡无右移,白日不西晓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,如同北斗星永远稳定不动,太阳从不西沉,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不变。

最后,“如何六合内,有此颠与倒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不公和混乱的不满与质疑,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与批判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、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
收录诗词(1900)

陈恭尹(明末清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初号半峰,晚号独漉子,又号罗浮布衣,汉族。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。清初诗人,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。又工书法,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。有《独漉堂全集》,诗文各15卷,词1卷

  • 字:元孝
  • 籍贯:广东顺德县(今佛山顺德区)龙山乡
  • 生卒年:1631 ~1700

相关古诗词

叶世颖重之中湘茅屋别后有寄

楚国木叶下,故人行有霜。

离忧在湘水,古色满衡阳。

几日歇兰棹,此时开草堂。

山川教儿子,指点洞庭傍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

百感在深夜,夜凉开小扉。

梧桐下阶影,蝙蝠上堂飞。

初月清光少,中年旧友稀。

春来恋携手,空谷未成归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

喜陶苦子还自鹿步

无言终夕坐,一雨散微凉。

自有碧天月,随君归草堂。

荒池馀溜上,高柳小星藏。

世难兼多事,为欢苦不常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月夜怀王东村

王子知名早,而今似老夫。

诗教流俗怪,痴爱美人扶。

隔岁书归岭,他乡月在湖。

滕王高阁上,今夜捋虬须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虞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