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史诗八首(其三)

吾希段干木,偃息藩魏君。

吾慕鲁仲连,谈笑却秦军。

当世贵不羁,遭难能解纷。

功成耻受赏,高节卓不群。

临组不肯绁,对圭宁肯分。

连玺曜前庭,比之犹浮云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文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,通过描写古人的高贵品质和英勇事迹,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。

“吾希段干木,偃息藩魏君。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诚将领段干木的仰慕,他能够安定边疆,保护国家安全。

“吾慕鲁仲连,谈笑却秦军。” 鲁仲连以智勇著称,能以和亲之计退敌,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他智谋和勇敢的赞赏。

“当世贵不羁,遭难能解纷。”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、不为名利所困,同时在危难时刻能够解救众人的高尚品质。

“功成耻受赏,高节卓不群。” 这里写的是古人功成名就却不愿接受奖赏,他们的节操超然独立,不同于常人。

“临组不肯绁,对圭宁肯分。” 组是古代的官署,这两句可能在描写古人不愿意参与世俗的权谋斗争,却乐于分享正直的品德。

“连玺曜前庭,比之犹浮云。” 玺是一种玉器,常用来比喻高洁无瑕的事物。这里将连串的玉玺摆放在前院,可能是形容古人的德行如同这些玉玺一般纯净高贵,而“比之犹浮云”则强调了这种品质难以企及,如同天上的浮动云朵,美好而不可捉摸。

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,表现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英勇行为的向往,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超越。

收录诗词(15)

左思(魏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西晋著名文学家,其《三都赋》颇被当时称颂,造成“洛阳纸贵”。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。晋武帝时,因妹左棻被选入宫,举家迁居洛阳,任秘书郎。晋惠帝时,依附权贵贾谧,为文人集团“二十四友”的重要成员。永康元年(300年),因贾谧被诛,遂退居宜春里,专心著述。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,不就。太安二年(303年),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,不久病逝

  • 籍贯:齐国临淄(今山东淄博)
  • 生卒年:约250~305

相关古诗词

咏史诗八首(其七)

主父宦不达,骨肉还相薄。

买臣困樵采,伉俪不安宅。

陈平无产业,归来翳负郭。

长卿还成都,壁立何寥廓。

四贤岂不伟,遗烈光篇籍。

当其未遇时,忧在填沟壑。

英雄有迍邅,由来自古昔。

何世无奇才,遗之在草泽。

形式: 古风

咏史诗八首(其八)

习习笼中鸟,举翮触四隅。

落落穷巷士,抱影守空庐。

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

计策弃不收,块若枯池鱼。

外望无寸禄,内顾无斗储。

亲戚还相蔑,朋友日夜疏。

苏秦北游说,李斯西上书。

俯仰生荣华,咄嗟复凋枯。

饮河期满腹,贵足不愿馀。

巢林栖一枝,可为达士模。

形式: 古风

咏史诗八首(其四)

济济京城内,赫赫王侯居。

冠盖荫四术,朱轮竟长衢。

朝集金张馆,暮宿许史庐。

南邻击钟磬,北里吹笙竽。

寂寂杨子宅,门无卿相舆。

寥寥空宇中,所讲在玄虚。

言论准宣尼,辞赋拟相如。

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区。

形式: 古风

咏史诗八首(其二)

郁郁涧底松,离离山上苗。

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

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

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

金张藉旧业,七叶珥汉貂。

冯公岂不伟,白首不见招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萧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