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六十九翁过洞仙,杖藜浑不惮跻攀。
琴书携取消晴昼,水石凭将慰老颜。
閒把纶竿清濑处,醉眠茅屋白云间。
有时徙倚阑干立,目断孤鸿天外还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六十九岁的老人在洞仙之地的闲适生活。他手持藜杖,不畏艰难地攀登,带着琴书,以水石为伴,消磨晴朗的白昼时光。他悠闲地拿着钓竿,在清澈的溪流旁垂钓,醉卧于茅屋之中,与白云为邻。偶尔,他会倚靠栏杆,眺望远方,直到孤独的大雁飞回天边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老者自在、宁静的生活状态,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。
不详
入夜潮声十里闻,气连霄汉自氤氲。
舟航吴越长风便,襟带幽燕孔道分。
蛟在室中吞怪物,蜃成楼处见妖氛。
有时三岛开晴霁,彷佛群仙拥绛云。
城上危楼控朔庭,百蛮朝贡往来经。
八窗虚敞堪延月,重槛高寒可摘星。
风鼓怒涛惊海怪,雷轰幽谷泣山灵。
几回浩笑掀髯坐,羌笛一声天外听。
春期巳尽晓犹寒,吟遍群峰独倚栏。
桃种岂殊仙子宅,松封曾号大夫官。
日长人静门重掩,雨过苔深径不乾。
爱此山林真有癖,早投簪绂未曾难。
东楼杯酒惜离群,柳色春光日未分。
姜被剧谈中夜雨,祖鞭遥指出关云。
山城朔雁联翩起,野店昏鸡远近闻。
邂逅别来相忆地,醉歌终日任醺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