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唐代道士杨行真所作的《还丹歌》第六首,通过炼丹术的隐喻,表达了追求精神升华和道德修养的过程。
“西方白帝居武都”,开篇以“白帝”象征道教中的高洁与纯净,武都则寓意修炼之地,暗示修炼者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。
“里有鸡冠众所须”,鸡冠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修炼过程中的某种标志或象征物,表明修炼者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需要坚定意志,如同鸡冠般醒目且不可忽视。
“华池固济经七日,姹女因媒寻得夫”,华池固济,意指在修炼过程中,通过内观和控制,使内在的精气神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。姹女,即女性的象征,代表修炼者的内心世界;媒,这里比喻引路或引导,表示通过修炼,内心世界找到了与之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。
“看炉切候四时气,冷暖寒温心不寐”,看炉切候,意味着观察并顺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,以此来调整内心的温度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,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。
“供养仙人礼度周,一点黄金应满地”,供养仙人,象征着修炼者对道德和精神境界的追求,礼度周全,表明修炼者在追求精神升华的同时,也注重对周围世界的尊重与和谐。一点黄金应满地,则是比喻通过修炼,不仅个人得到提升,还能惠及他人,带来普遍的福祉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炼丹术的隐喻,描绘了修炼者在追求精神升华和道德修养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,强调了内在的自我完善与外在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