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丛霄道院

铃铎风微静不闻,客来芳径正斜曛。

烟昏树杪鸦千点,水长陂塘鹭一群。

幽草绿遥寻古刹,疏窗碧暗哭遗文。

白头道士重相访,极目满山飞乱云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文]韵

翻译

铃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几乎听不见声音,正值客人来访,小径上洒满斜阳余晖。
暮色苍茫,树梢上乌鸦成千点,池塘边一群白鹭悠闲飞翔。
在远处的幽草丛中寻找古老的寺庙,窗户透出黯淡的绿色,仿佛有人在低声诵读已故者的遗作。
一位白发道士再次来访,放眼望去,满山的乱云翻腾。

注释

铃铎:指寺庙或道观中的铃铛。
微:轻微的。
静:安静。
斜曛:夕阳斜照。
烟昏:黄昏时分,天色朦胧。
树杪:树梢。
鸦千点:成群的乌鸦。
陂塘:池塘。
幽草:深草丛。
古刹:古老的寺庙。
遗文:已故者的著作或遗言。
白头道士:年老的道士。
相访:来访。
乱云:纷乱的云彩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藏于自然之中的古道院景象。开篇"铃铎风微静不闻,客来芳径正斜曛"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平和宁静的午后场景,铃声已然微弱,难以听见,而远来的客人踏着花香浓郁的小径,阳光斜射在他们身上。接下来的"烟昏树杪鸦千点,水长陂塘鹭一群"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色,迷雾笼罩中树梢上的乌鸦聚集如星辰,潺潺流淌的小溪边有着成群的鹭。

诗人接着写道"幽草绿遥寻古刹,疏窗碧暗哭遗文",表达了对往昔岁月和古迹的追思之情。深邃的草木间隐藏着古老的寺庙,而穿过稀疏的窗棂射入的光线则映照出一片哀愁,让人不禁为那些遗留文字感伤。

最后"白头道士重相访,极目满山飞乱云"展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道士再次来到这里,眺望着满眼都是飞动的云朵,这或许是诗人对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寄托,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。

收录诗词(184)

吴敬梓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一字文木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。因家有“文木山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印”)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诗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

  • 字:敏轩
  • 号:粒民
  • 籍贯:安徽省全椒
  • 生卒年:1701—1754年

相关古诗词

滁州旅思

晓望诸峰翠色新,雨馀芳草碧如茵。

春光已过湔裙节,胜地浑无蜡屐人。

旅病那堪花入梦,暮寒不厌酒沾唇。

遥思二月秦淮柳,蘸露拖烟委曲尘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(其一)

尽日凭阑有所思,夕阳不见野艇移。

窗前绿水纹如縠,一夜清霜减旧时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和陈洗马山庄新泉

已开山馆待抽簪,更要岩泉欲洗心。

常被松声迷细韵,忽流花片落高岑。

便疏浅濑穿莎径,始有清光映竹林。

何日煎茶酝香酒,沙边同听暝猿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侵]韵

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

海门山下一渔舟,中有高人未白头。

已驾安车归故里,尚通闺籍在龙楼。

泉声漱玉窗前落,江色和烟槛外流。

今日君臣厚终始,不须辛苦画双牛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