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

海门山下一渔舟,中有高人未白头。

已驾安车归故里,尚通闺籍在龙楼。

泉声漱玉窗前落,江色和烟槛外流。

今日君臣厚终始,不须辛苦画双牛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翻译

海边山脚下有一艘渔舟,舟中有个高雅之人尚未白头。
他已经乘坐着安稳的车回到故乡,但仍在皇宫中保留着贵族身份。
泉水声如玉液落在窗前,江水带着烟雾从栏杆外流淌。
今日君臣关系深厚,始终如一,无需再辛劳地描绘那耕牛拉犁的场景。

注释

海门山下:海边的山脚下。
渔舟:小渔船。
高人:德高望重的人。
未白头:年纪还未老。
安车:平稳舒适的车子,常指官员退休回乡的车辆。
故里:故乡。
闺籍:贵族或仕宦家庭的名册。
龙楼:皇宫。
泉声漱玉:泉水声音清脆如玉液漱口。
窗前落:落在窗前。
江色和烟:江水与烟雾交融。
槛外流:栏杆之外流淌。
君臣:君主与臣子。
厚终始:关系深厚且始终如一。
辛苦画双牛:辛勤劳作,比喻为国家付出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海门山下乘舟归隐的景象,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。"海门山下一渔舟,中有高人未白头"两句设定了场景,渲染出隐者的宁静与超然。"已驾安车归故里,尚通闺籍在龙楼"则透露出隐者虽返回世俗,但仍保持着一份超脱的态度。

"泉声漱玉窗前落,江色和烟槛外流"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精彩描绘,水声与玉窗相映,江色与烟雾交融,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。最后两句"今日君臣厚终始,不须辛苦画双牛"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之事的超然态度,不必像一般仕途中人那样辛勤劳作,只需保持一份君子之交即可。

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,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、超然物外的情怀。

收录诗词(431)

徐铉(唐末宋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

  • 字:鼎臣
  • 号: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
  • 籍贯:广陵(今江苏扬州)
  • 生卒年:916年—991年

相关古诗词

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(其二)

绿橙手擘味清嘉,黄菊枝头渐著花。

独坐河亭人不到,一帘秋水读南华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麻]韵

和明上人除夜见寄

酌酒围炉久,愁襟默自增。

长年逢岁暮,多病见兵兴。

夜色开庭燎,寒威入砚冰。

汤师无别念,吟坐一灯凝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蒸]韵

和明道人宿山寺

闻道经行处,山前与水阳。

磬声深小院,灯影迥高房。

落宿依楼角,归云拥殿廊。

羡师闲未得,早起逐班行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(其三)

吾家才子推灵运,也向秦淮僦舍居。

故国茱萸从插遍,登高作赋已全虚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鱼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