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《送徐照磨从军》由元末明初诗人高逊志所作,描绘了友人徐照磨从军的壮丽场景,以及对其才华与坚韧精神的赞美。
首句“长淮奔流东到海”,以长江淮河的壮阔景象起笔,象征着友人的远行和征程的浩瀚。接着“环疆千里多名都”则点明了友人将前往的广阔地域,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积淀。
“其风刚劲自古昔,异才挺出无时无”,赞扬了友人独特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性格,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。
“徐君夙负青云器,少年犹睹承平治”,进一步描述了友人早年的抱负和对和平盛世的向往,预示着他未来在军旅生涯中的辉煌。
“芜城繁华天下稀,挥金佩玉争光辉”,通过对比芜城的繁华与友人的身份地位,展现了友人在社会中的显赫地位。
“干戈一变莽苍出,君亦逃难吴江湄”,描绘了战乱时期友人避难的情景,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。
“故乡怅望归未得,大藩开府先推择”,表达了友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未能归家的遗憾,同时预示了他将在远方施展才华的机会。
“英声洋溢动当时,弹冠再作诸侯客”,赞扬了友人在当时声名鹊起,再次成为诸侯之客,展现了他卓越的外交与军事才能。
“襟怀绝似南湖清,王事贤劳心靡宁”,形容友人心胸如南湖般清澈,即使在繁忙的政务中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。
“乱离幸得倅乡郡,欲往岂料边尘惊”,描述了友人在乱世中得到机会,前往边疆,但意外遭遇战事,体现了命运的无常。
“闻道元戎飞荐鹗,掀髯应辟青油幕”,提到友人被推荐为重要职位,即将进入高层决策,展现了他受到的高度认可。
“戎严何必属櫜鞬,等闲谈笑三军却”,赞扬了友人在军事上的轻松应对与从容不迫,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。
“扶颠实藉英雄材,欲成勋业须时来”,表达了对友人能克服困难、成就功业的期待,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。
最后,“嗟余何日去环堵,与君携手黄金台”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从军的感慨与祝福,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友人并肩作战,共创辉煌。
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从军经历的描绘,展现了其个人品质、才华与命运的起伏,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、理想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