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藕

碧节冰丝透薄寒,金波初出荐雕盘。

昔曾太华峰头见,今向佳人掌上看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寒]韵

鉴赏

这首明代诗人孙作的《切藕》诗,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切藕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,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。

首句“碧节冰丝透薄寒”,运用了比喻的手法,将藕比作碧绿的竹节,其内部的丝线则如同冰晶般透明,透露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气息。这不仅描绘了藕的外观特征,也暗示了藕的内在品质——清雅脱俗,给人以清新之感。

次句“金波初出荐雕盘”,则通过视觉上的对比,将切好的藕片比作金色的波浪,铺陈在精美的雕花盘中,既展现了藕的色泽之美,又突出了食物摆盘的艺术性。这里,“金波”不仅指颜色,更象征着丰收与富贵,营造了一种奢华而又不失高雅的氛围。

后两句“昔曾太华峰头见,今向佳人掌上看”,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,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。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巍峨的华山之巅见到过类似景象,而现在却能在一位佳人的手中欣赏到同样的美好。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,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。

整首诗通过对切藕这一简单动作的细致描绘,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,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、生活美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感悟。在字里行间,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,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发现的喜悦。

收录诗词(50)

孙作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寄淞江陈山人

百年苦忆高常侍,多病谁怜孟浩然。

旧喜涉江今不涉,空斋时阅友朋笺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

雨中

江南斗米三百钱,抱饥闭门人昼眠。

衾裯入市不论直,破灶日中炊湿烟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

次韵大年弟舟中见寄

半生蜡屐负清游,两脚并州复故州。

铁笛叫云疑昨夜,江云隔面已三秋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尤]韵

归带惠泉邀诸友茗饮

江南浙山俱可人,泽北惠泉尝入梦。

昔年濯足望具区,船头百折烦遮送。

高情数与此山期,舟不冲风雨尼之。

天公忌人如忌疾,十年欲去事长违。

昨宵拄杖落林谷,画舫载泉赢百斛。

为倒龙堂明月珠,共试蛇坑小苍玉。

故人谈颊翻九河,舌本咽枯知奈何。

此泉此茗不易得,缓饮缓煎还可过。

人间酒肉谁厌臭,我味此泉渠闭口。

身如瓠壶过汤羌,慎勿与方传不朽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