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此地横青嶂,当年耸紫氛。
碧花岩下柰,玉叶岭边云。
宝势三神秀,灵风百草薰。
将军精爽在,可解勒移文。
这首诗描绘了芳茂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。首句“此地横青嶂,当年耸紫氛”以“青嶂”和“紫氛”渲染出山的雄伟与神秘,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充满灵气的世界。接下来的“碧花岩下柰,玉叶岭边云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山间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,碧花岩下的野花与玉叶岭边的白云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。
“宝势三神秀,灵风百草薰”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风貌与灵气,宝势三神的秀美与灵风的吹拂,不仅赋予了山林以生机,也暗示了这里曾是神圣之地,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。最后,“将军精爽在,可解勒移文”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,将军的英魂虽已远去,但其精神永存,仿佛能理解并解释那些流传于世的传奇故事与历史文脉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芳茂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历史人文的深刻感悟与赞美,既有对现实美景的细腻刻画,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,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。
不详
(九九五~一○六七)。仁宗天圣二年(一○二四)进士。历官扬子尉、通判宣州、知湖州、两浙转运使、修起居注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。英宗治平三年(一○六六)以尚书吏部侍郎、观文殿学士知杭州。四年,除太子少师致仕,命未至已病逝,年七十三(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卷三四《胡公墓志铭》)。他在北宋仁宗、英宗两朝为官,位居枢密副使,以居安思危、宽厚待人、正直立朝著称,死后谥文恭
溪碧照浮航,仁祠紫界墙。
窗扉衔远色,树石纳馀凉。
升讲林花落,抛生水鸟翔。
逢僧谈止观,数刻尽牛香。
出宰分寰邑,修书得秘丘。
青云莫厌晚,翠柏最宜秋。
旧学缁林散,前欢醉墨留。
弦歌聊自慰,不足论全牛。
气入商中劲,人思渎上劳。
沧江萦故国,凉月伴归舠。
丽赋凭乌有,清篇托畔牢。
竹林温绪业,天彀伫时髦。
金策巡方罢,斋轩俯斗城。
池閒鱼听法,台静鸟窥生。
社影香蕖白,禅阴碧柰清。
昆灰多妙辨,平日集朝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