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物

彭殇颜蹠不相齐,秋悴春荣各有时。

共种花分红白色,同根木有死生枝。

悲欣自是人情异,赋予宁非造物私。

却笑庄生未谙此,安排齐物费言辞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鉴赏

这首诗《观物》由宋末元初的方一夔所作,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,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规律的独特见解。

首联“彭殇颜蹠不相齐,秋悴春荣各有时”,以彭祖与颜回的长寿与短寿对比,指出生命的长短各有其时,如同秋天的衰败与春天的繁荣,各有其自然规律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强调了生命状态的多样性与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。

颔联“共种花分红白色,同根木有死生枝”,进一步探讨生命形态的差异性。红白两色的花朵生长在同一土壤中,象征着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。同时,同一根木头上有生有死的枝条,暗示了生命的更替与新陈代谢,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共生与竞争。

颈联“悲欣自是人情异,赋予宁非造物私”,将情感体验与生命状态联系起来,指出人类的情感反应(悲喜)是个性化的,而这些情感的产生似乎是由造物主赋予的特殊属性。这一联反映了作者对人性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
尾联“却笑庄生未谙此,安排齐物费言辞”,是对庄子思想的反思。庄子在《齐物论》中提出了万物平等、齐一的观点,但方一夔认为庄子未能完全理解生命多样性和自然规律的复杂性,因此安排万物的秩序需要更多的言语来表达。这一联既是对庄子哲学的批判,也展示了方一夔自己对生命与宇宙的理解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,探讨了生命的意义、自然规律以及人类情感与宇宙之间的关系,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秩序的深刻洞察。

收录诗词(486)

方一夔(宋末元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木犀花(其一)

此花习气爱巉岩,不受红尘点碧衫。

地把鹫峰移境界,天教蟾窟堕尘凡。

瑶林摵摵敲残玉,金屑霏霏贮满函。

月影徘徊花影乱,待携双盏与君衔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咸]韵

木犀花(其二)

招隐谁招到碧岩,自嫌黄绶映青衫。

月光童子分根柢,金粟如来混圣凡。

胜赏莫辞空百盏,丽酬不记达千函。

竦身便脱尘埃去,径上清虚谢辔衔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咸]韵

木犀花(其三)

秋风吹梦绕千岩,偷看天宫云锦衫。

色尚红黄定崔李,花从开谢识荆凡。

试教月老排芳谱,更听仙童诵玉函。

剩有辟寒金粟树,丁宁栖鸟莫教衔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咸]韵

耜岩连和六首予与汪子新亦各再和二首(其二)

风韵孤高百尺岩,敝袍争得似荷衫。

久知郤氏声名远,自愧宾王骨相凡。

閒捣香涎供玉杵,戏题綵帖拂尘函。

醉来为问姮娥信,更倩鱼传与雁衔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咸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