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酬胡编校赋竹屋(其二)

紫气曾临屋有光,老僧相对说修藏。

貌癯渐觉衣冠古,交淡谁知道谊常。

文类锦机君独艳,才如袜线我无长。

近来悟得安心法,菜饭蒲团一炷香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僧侣生活场景,充满了禅意和超脱世俗的情怀。开篇“紫气曾临屋有光”即营造出一种祥瑞、神圣的氛围,暗示着主人公所居之地不仅是物质上的避风港,更是精神上的净土。“老僧相对说修藏”,则展现了一位年迈的僧侣在静谧的环境中,对于禅修的理解和传授,传递出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。

“貌癯渐觉衣冠古”一句,通过对服饰的描写,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、时光流转的感慨。同时,“交淡谁知道谊常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淡然与超脱,仿佛在告诉读者,即便是在喧嚣的人间,也有人保持着内心的清净和平静。

“文类锦机君独艳”、“才如袜线我无长”,则是诗人自谦之词,他将自己的文学才华比作精美的织品,表达了一种谦逊和对自己作品价值的低估。这种自我调侃的语气,也是一种文人的修养。

最后,“近来悟得安心法”、“菜饭蒲团一炷香”,则是诗人对于禅定生活的一种肯定,通过简单的饮食和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如同坐蒲团一般地专注于一炷香的燃烧时间上,体现了对内心安宁状态的追求。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,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。

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、僧侣生活和个人修养的描绘,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境界。

收录诗词(313)

刘黻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次酬胡编校赋竹屋(其三)

一屋中含万象光,掩关独坐类龟藏。

梧桐弄月思康节,枫柞吟秋忆履常。

事到中年心更懒,人从多难识应长。

几回梦觉南窗下,闻得邻家煮稻香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次酬胡编校赋竹屋(其一)

癖为看书借壁光,肯随鹏鴳论行藏。

听僧鱼鼓斋粮办,留客茶杯礼数常。

小屋槃姗贪巷静,矮檐伛偻笑身长。

黄花也识人寥落,不待重阳已吐香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此意

此意苍苍晓不难,罚令狂士受饥寒。

春风纵好惟贪坐,夜月虽明亦懒看。

杜老却因贫得句,陶潜非为拙辞官。

世情一味嫌清淡,多刈幽兰种牡丹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寒]韵

西际

一径寒松老,因来采茯苓。

水禽鸣杞涧,野鹿卧棕亭。

瀑近云根湿,仙遗石井灵。

守庐青道者,不厌客频经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青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