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石上菖蒲铁作须,寸根九节许清臞。
安期自是参渠底,却重安期不重渠。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,名为《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(其四)》。从鉴赏角度来看,这两句话描绘了菖蒲生于石上,形貌奇特的景象,同时也寓意深远。
“石上菖蒲铁作须,寸根九节许清臞。”这里,“石上菖蒲”直接点明了环境和主体,“铁作须”则形容菖蒲坚韧不拔的特性,而“寸根九节许清臞”更进一步描绘出菖蒲细小却又生机勃勃的姿态,给人以生命力顽强的印象。
“安期自是参渠底,卻重安期不重渠。”这两句则转向哲理层面的思考,“安期”指的是菖蒲生长的安稳与从容,“自是参渠底”表达了它即便生于石缝之中,也能自在地吸取养分,生长不息;“卻重安期不重渠”则进一步强调,即使外界环境再艰难,它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,不以物喜,不以物戚。
整体来看,这两句诗通过对菖蒲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、自适其生哲理的赞赏,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所保持的豁然开朗与超脱态度。
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下到危坡斗处泥,旁临崩岸仄边溪。
不须杜句能驱疟,只诵长峰遣闷诗。
百里如何一日行,晴天犹自急追程。
山云管得侬愁雨,强做催诗数点声。
一眼空山空复空,欹芦倒荻雨和风。
却缘小队旌旗过,教得青枫学著红。
野炊未到也饥嗔,到得炊边却可人。
伞作旅亭泥处坐,水漂地灶雨中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