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雪色混青冥,搴帏宿酒醒。
龙蛇缘古木,凤鹄舞幽庭。
密势因风力,轻姿任物形。
公堂何寂寞,横案对玄经。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《雪咏》,描绘了雪后清晨的景象。首句“雪色混青冥”写出了雪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洁白,展现出冬日的宁静与深远。次句“搴帏宿酒醒”则暗示了诗人或许在雪夜饮酒,此刻酒醒后才注意到窗外的雪景。
第三句“龙蛇缘古木”运用比喻,将雪覆盖的树枝比作龙蛇盘绕,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雪后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姿态。第四句“凤鹄舞幽庭”进一步扩展画面,以凤凰和天鹅的姿态比喻雪花在庭院中的飘落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灵动的氛围。
第五句“密势因风力”描述了雪势之大,风的力量使得雪更加密集,增添了动态感。最后一句“轻姿任物形”则强调了雪花随风飘落,形态各异,任由自然塑造的轻盈之美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雪的静态美和动态美,以及诗人对冬日寂静公堂的孤独感受,借雪景抒发了内心的情感。
不详
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
将归谢公郡,喜见阮家儿。
但对月和水,那能酒似池。
衰形疑镜照,葆鬓怯霜吹。
宿雁不堪托,乡人知未知。
冬涉春无雨,侵晨忽沛然。
燕曾知社后,雷未发声前。
细湿林花暗,轻沾土脉全。
看看一百五,风势莫狂颠。
山邮虽禁火,岭树自生烟。
呜咽同归橹,悲哀欲问天。
泣亲非泣玉,流泪剧流泉。
春鲚横刀脍,何心更食鲜。
一百五将近,千门烟火微。
闲过少傅宅,喜见老莱衣。
晚雨竹间霁,春禽花上飞。
禅庭清溜满,幽兴自忘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