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奠应令诗

质文迭运,损益相因。业遵宪气,道著成均。

南学尚齿,东序贵仁。三德既备,七教斯陈。

微言中绝,异端竞起。扫灭秦馀,缉维汉始。

暗涂颇照,棼丝未理。扰扰百家,悠悠千祀。

大梁肇命,睿悊惟君。万方辑瑞,八表澄氛。

仰测天象,俯奂人文。弘教犹海,聚学如云。

道生万有,孝首百行。孔勖□深,老抑浮竞。

分门命学,异流争镜。谁其一之,资我将圣。

家隆重栋,国体贰天。元良正位,至德聿宣。

优悠艺术,博极几玄。丕隆夏载,旦暮姬年。

扬我圣作,导我人志。盛彼痒门,于惟上嗣。

三席式启,百僚胥位。诵声编道,儒衣成肆。

睟容玉润,丽辩泉飞。英蕃起予,执经光晖。

肩墙睹奥,入室探启。博哉善诱,嗟然实归。

请业既终,奠祀爰设。北牖配灵,左阶升洁。

蘋藻登荐,巾冕成迾。黍稷非馨,诚敬斯悦。

蔼蔼幕宫,泱泱殿沼。旗章映春,丝竹清晓。

献琛海外,蒙衣塞表。具惟燕嘉,同庆忆兆。

至道辉被,英风洋溢。式摽盛轨,方□懋实。

职滥惇史,诵乖洪笔。使仰歌颂,终惭照述。

形式: 四言诗

鉴赏

此诗《释奠应令诗》由南北朝时期的陆云公所作,其内容涉及教育、文化、道德、政治等多个方面,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知识、礼仪、道德的重视与追求。

诗中开篇“质文迭运,损益相因”,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演变,以及在变化中寻求平衡与进步的重要性。接着,“业遵宪气,道著成均”表达了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进行教育活动的理念。

“南学尚齿,东序贵仁”描绘了不同地区在教育中的特色,体现了尊老爱幼、以仁为本的教育价值观。“三德既备,七教斯陈”则强调了品德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。

“微言中绝,异端竞起”反映了思想文化的多元与冲突,而“扫灭秦馀,缉维汉始”则提到了历史上的文化重建与统一。接下来的“暗涂颇照,棼丝未理”暗示了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挑战与混乱,但“扰扰百家,悠悠千祀”又展现了文化多样性与持久性。

“大梁肇命,睿悊惟君”赞颂了君主的智慧与领导力,以及对国家的贡献。“万方辑瑞,八表澄氛”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和平景象。“仰测天象,俯奂人文”体现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处。

“弘教犹海,聚学如云”比喻了广博的教育与学术的汇集,而“道生万有,孝首百行”则强调了道德与孝道的基础作用。“孔勖□深,老抑浮竞”赞扬了孔子的深邃思想与老庄哲学的节制精神。

“分门命学,异流争镜”展示了学术领域的多样性和竞争,而“谁其一之,资我将圣”则表达了对圣贤的尊崇与追求。接下来的“家隆重栋,国体贰天”强调了家庭与国家的重要角色,以及道德与秩序的建立。

“元良正位,至德聿宣”赞颂了君主的正直与美德的传播。“优悠艺术,博极几玄”体现了对艺术与知识的广泛探索。“丕隆夏载,旦暮姬年”则描述了国家的繁荣与时间的流逝。

最后,“扬我圣作,导我人志”表达了对圣贤作品的推崇与对人民意志的引导。“盛彼痒门,于惟上嗣”强调了教育与传承的重要性。“三席式启,百僚胥位”描绘了教育仪式的庄严与官员的排列。“诵声编道,儒衣成肆”展示了学习与文化的普及。“睟容玉润,丽辩泉飞”赞美了学者的优雅与智慧的流动。“英蕃起予,执经光晖”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与知识的光芒。“肩墙睹奥,入室探启”体现了深入学习与探索的精神。“博哉善诱,嗟然实归”赞扬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归附。“请业既终,奠祀爰设”描述了学习结束后的祭祀活动。“北牖配灵,左阶升洁”体现了对先贤的尊敬与祭拜。“蘋藻登荐,巾冕成迾”描绘了祭祀的仪式。“黍稷非馨,诚敬斯悦”强调了内心的真诚与恭敬。“蔼蔼幕宫,泱泱殿沼”描绘了宏伟的宫殿与广阔的池塘。“旗章映春,丝竹清晓”展示了节日的欢乐与音乐的美妙。“献琛海外,蒙衣塞表”描绘了对外交流与边疆的治理。“具惟燕嘉,同庆忆兆”表达了共同庆祝与回忆的美好。“至道辉被,英风洋溢”赞美了高尚道德的光辉与杰出人物的影响。“式摽盛轨,方□懋实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努力。“职滥惇史,诵乖洪笔”则提到了历史记录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。“使仰歌颂,终惭照述”表达了对诗歌与叙述的尊重与自我反省。

综上所述,《释奠应令诗》不仅是一首对古代教育、文化、道德、政治等多方面进行高度概括与赞美之作,也体现了陆云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。

收录诗词(1)

陆云公(南北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陆闲孙。幼读《论语》、《毛诗》、《汉书》。好学有才思,州举秀才,累迁诸王行参军。武帝召为尚书仪曹郎,累迁中书黄门郎,兼掌著作。善弈棋。有集

  • 字:子龙
  • 籍贯:南朝梁吴郡吴
  • 生卒年:511—547

相关古诗词

棹歌行

扬舲横大江,乘流任荡荡。

轻桡暮不息,复逐夜潮上。

时见湘水仙,恒闻解佩响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养]韵

酬江总诗

上位居崇礼,寺署邻栖息。

忌闻晓驺唱,每畏晨光赩。

高谈意未穷,晤对赏无极。

探志共遨游,休沐忘退食。

曷用销鄙吝,枉趾觏颜色。

上下数千载,扬榷吐胸臆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职]韵

嘲伏挺诗

传闻伏不斗,化为支道林。

形式: 押[侵]韵

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诗

邛竹藉旧闻,灵寿资前职。

复有冒霜筠,寄生桂潭侧。

文彩既斑烂,质性甚绸直。

所以夭天真,为有乘危力。

未尝以过投,屡经芸苗植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