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双溪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首句“见说双溪寺,缘溪一径微”,开篇即点出地点,以“双溪寺”为背景,引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,暗示了前往寺庙的道路虽不显眼,却充满神秘与吸引力。
接着,“泉香供客饮,山翠湿人衣”两句,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泉水似乎在为来访者提供甘甜的饮品,山色则仿佛能沾湿行人的衣物,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。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享受,也暗示了心灵的洗涤与净化。
“老鹤依松立,轻云著树飞”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,老鹤在松枝上站立,姿态悠然自得;轻盈的云朵则依附于树梢,自由飘荡。这一静一动的对比,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之美。
最后,“高僧清坐久,都与世相随”两句,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,高僧静坐已久,似乎已融入了周围的自然之中,与世隔绝却又与世相随。这不仅是对僧侣修行状态的描述,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,将双溪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、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