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见心上人(其一)

见说双溪寺,缘溪一径微。

泉香供客饮,山翠湿人衣。

老鹤依松立,轻云著树飞。

高僧清坐久,都与世相随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双溪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
首句“见说双溪寺,缘溪一径微”,开篇即点出地点,以“双溪寺”为背景,引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,暗示了前往寺庙的道路虽不显眼,却充满神秘与吸引力。

接着,“泉香供客饮,山翠湿人衣”两句,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泉水似乎在为来访者提供甘甜的饮品,山色则仿佛能沾湿行人的衣物,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。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享受,也暗示了心灵的洗涤与净化。

“老鹤依松立,轻云著树飞”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,老鹤在松枝上站立,姿态悠然自得;轻盈的云朵则依附于树梢,自由飘荡。这一静一动的对比,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之美。

最后,“高僧清坐久,都与世相随”两句,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,高僧静坐已久,似乎已融入了周围的自然之中,与世隔绝却又与世相随。这不仅是对僧侣修行状态的描述,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,将双溪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、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。

收录诗词(4)

苏天民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寄见心上人(其二)

路入双峰境,逍遥杖屦随。

定钟鸣曙早,梵呗出林迟。

代步篮舆稳,攀跻石磴危。

陶潜虽殢酒,敢负远公期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支]韵

寄见心上人(其三)

与世相违久,深居近翠微。

道流参问广,俗客往来稀。

龙入袈裟隐,鹤随金锡飞。

禅龛如许借,吾欲远相依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

寄见心上人(其四)

蒲庵龙象士,避世爱山居。

静刻莲花漏,閒看贝叶书。

园葵和露摘,畦药引泉锄。

放旷云霞外,心清乐有馀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鱼]韵

双清秋月

古庙英灵在,神光射九州。

乱山排万叠,一石砥中流。

野水云边寺,夕阳烟外楼。

倚阑时一笑,不见故人舟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尤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