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韩尉员外

几年献赋向公车,四十方为冉冉趋。

昔竞寸阴终蹭蹬,今贪斗粟尚踟蹰。

潘郎毛鬓看将白,陶令田园说已芜。

官满还归省门下,预应搔首重长吁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虞]韵

翻译

多年来我向朝廷进献文章,四十岁才开始慢慢晋升。
过去一心追求功名却始终不得志,如今只为微薄俸禄还在犹豫不决。
潘岳般的头发眼看就要变白,陶渊明的田园据说已经荒芜。
任期结束我将回归门下省,预料中会再次挠头深深叹息。

注释

献赋:向朝廷进献文章。
冉冉:慢慢。
昔:过去。
寸阴:片刻光阴。
蹭蹬:不得志,挫折。
斗粟:少量粮食,比喻微薄的俸禄。
潘郎:潘岳,古代美男子,这里指自己。
毛鬓:头发。
陶令:陶渊明,曾做过县令,这里借指田园生活。
芜:荒芜。
官满:任期结束。
省门下:门下省,古代官署。
搔首:挠头。
长吁:深深叹息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《送韩尉员外》,表达了对友人韩尉员外仕途坎坷与人生感慨的深沉寄寓。首句“几年献赋向公车”,描绘了韩尉长期致力于科举之路,频繁向朝廷献文求仕的形象。然而,“四十方为冉冉趋”则揭示了他直到四十岁才逐渐在仕途上有所进展,暗示了其多年的辛勤努力和蹉跎岁月。

“昔竞寸阴终蹭蹬”,进一步强调了韩尉过去的艰辛,即使曾经珍惜每一寸光阴,但仕途仍不顺遂。“今贪斗粟尚踟蹰”写出了他对微薄俸禄的忧虑,即便只为谋生,也感到犹豫不决,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。

“潘郎毛鬓看将白”,以潘岳自比,暗示韩尉年华渐逝,青春不再,而事业未成。“陶令田园说已芜”,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,暗示韩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官场纷扰的厌倦。

最后两句“官满还归省门下,预应搔首重长吁”,预想韩尉任期结束后回到家乡,可能会因仕途的不如意而深深叹息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对官场沉浮的深刻理解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寓言性强,展现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。

收录诗词(153)

祖无择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初名焕斗。少学古文于穆修,又从孙明复受经学。仁宗宝元元年进士。出知袁州,首建学官,置生徒,学校始盛。英宗朝同修起居注、知制诰,加龙图阁直学士、权知开封府。神宗即位,入知通进、银台司。王安石执政,讽求其罪,谪忠正军节度副使。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,移知信阳军。工诗文。有《龙学文集》

  • 字:择之
  • 籍贯:蔡州上蔡
  • 生卒年:1011—1084

相关古诗词

送新州陈式虞部

大庾岭南郡,新兴事若何。

还珠合浦近,辟恶密香多。

主圣天如覆,时平海不波。

更逢贤太守,应有裤襦歌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歌]韵

哭郓州孔给事(其二)

圣孙家世嗣衣缨,夫子当朝有令名。

许国志坚存亮直,致君心切赞隆平。

明庭抗疏忠言在,列郡班条惠化行。

不享永年兼大用,终天遗恨负苍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哭郓州孔给事(其一)

出入多年侍紫宸,封章频上触龙鳞。

杼投几见疑慈母,槛折终闻记直臣。

阙里忽惊歌曳杖,洛阳那复见埋轮。

师门一恸盈襟泪,痛为明时惜正人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夏州叛

羌虏奸诛轸圣忧,出师十万拥貔貅。

朝廷命将诗书府,廊庙论兵帷幄筹。

舜后舞干期振旅,汉臣投笔待封侯。

宣王六月存周雅,愿继徽声颂国猷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