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州叛

羌虏奸诛轸圣忧,出师十万拥貔貅。

朝廷命将诗书府,廊庙论兵帷幄筹。

舜后舞干期振旅,汉臣投笔待封侯。

宣王六月存周雅,愿继徽声颂国猷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翻译

外族贼子被诛,深深触动了圣上的忧虑,十万大军集结,如同猛兽貔貅。
朝廷派出将领,来自诗书满腹的文官府,庙堂之上讨论兵法,帷幄之中运筹帷幄。
像舜帝那样鼓舞士气,期待着出征的军队振作,汉朝臣子握笔在手,期待着战功封侯。
周宣王六月之时,仍能弘扬《周雅》这样的经典,我希望能继承这种美德,歌颂国家大计。

注释

羌虏:指外族敌人。
奸诛:邪恶之人被诛杀。
轸:忧虑,痛心。
圣忧:圣上忧虑的事情。
十万:数量极多。
貔貅:古代猛兽,象征勇猛的军队。
朝廷命将:朝廷任命将领。
诗书府:指有学问的官员聚集的地方。
廊庙:朝廷的殿堂。
帷幄筹:帷幄之中策划策略。
舜后:指舜帝,这里借指有远见的君主。
舞干:鼓舞士气的动作,如挥动旗帜。
汉臣:汉代的臣子。
投笔:典故,指辞官从军,如班超投笔从戎。
封侯:获得封赏和爵位。
宣王:周宣王,古代贤君。
周雅:《诗经》中的雅篇,代表古典文化。
徽声:美好的声誉。
国猷:国家的大计,策略。

鉴赏

这首诗名为《夏州叛》,作者是宋代诗人祖无择。诗中反映了对国家边境羌虏作乱的忧虑,以及对朝廷派遣大军平叛的决心。"羌虏奸诛轸圣忧"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和君主对国家安全的深深关切。"出师十万拥貔貅"描绘了军队浩荡出征的壮观景象,"朝廷命将诗书府"则强调将领的文武双全,来自朝廷的智囊团。

"廊庙论兵帷幄筹"进一步展现了决策层在庙堂之上运筹帷幄的谋略,"舜后舞干期振旅"引用古代典故,象征着期待胜利归来,"汉臣投笔待封侯"则是以汉代文人投笔从戎,期待建功立业的形象,表达士大夫的报国之志。

最后两句"宣王六月存周雅,愿继徽声颂国猷",诗人借周宣王时期维护礼乐制度的典故,表达了希望当代能延续先贤的美德,以诗歌歌颂国家大计,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热切期盼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稳定和国家荣誉的深深关怀。

收录诗词(153)

祖无择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初名焕斗。少学古文于穆修,又从孙明复受经学。仁宗宝元元年进士。出知袁州,首建学官,置生徒,学校始盛。英宗朝同修起居注、知制诰,加龙图阁直学士、权知开封府。神宗即位,入知通进、银台司。王安石执政,讽求其罪,谪忠正军节度副使。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,移知信阳军。工诗文。有《龙学文集》

  • 字:择之
  • 籍贯:蔡州上蔡
  • 生卒年:1011—1084

相关古诗词

斋中即书南事

军垒无多事,朝晡且放衙。

吏人如野鹿,公署似僧家。

京信因求药,宾欢为斗茶。

忘怀尘俗外,枕籍祗南华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麻]韵

留题女郎台

女郎台上寺,寺影蘸湖光。

夜梵星辰近,晨斋鸟雀忙。

烟滋杨柳绿,风逞芰荷香。

欲下还慵去,凭阑到夕阳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监丞萧君见贻嘉句仍惠芳醪强率鄙词辄继高韵聊资逌尔深愧斐然

迟日和风婉娩春,感时情思浩无津。

烦君远寄中山酒,顾我方为洛社人。

濡笔便思题素扇,当尊难借吐芳茵。

已钦才妙兼怀惠,相过文场愿捧轮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读王元之后集题于卷末

提笔几回书诰命,剖符长是守方州。

未能抗表分司去,终老为郎谪宦休。

歌舞懒呼寒食节,醉吟孤坐月波楼。

文章独步成何事,空有离骚寄隐忧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