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千里旌旗已渡江,蛮奴苦谏唤萧郎。
却持官里黄金去,望拜韩擒石子冈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渡江前往边疆的壮丽景象,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。开篇“千里旌旗已渡江”一句,便展现出宏伟的画面,旌旗是古代武官的仪仗,用来表示军队的威严和将领的地位,“千里”则形容其规模之大,显示了军队的强盛与统帅的雄才。渡江意味着将军即将远离故土,投入到更为艰苦的边防生活中去。
紧接着“蛮奴苦谏唤萧郎”一句,则表现出对将军离别之情。蛮奴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,他们可能是将军的部下或地方人民,苦谏则是他们不愿意英雄远行的深切情感,而“唤萧郎”则增添了一份温柔与哀怨。
第三句“却持官里黄金去”显示了将军临行前的准备和对未来的期许。黄金在古代是价值极高的货币,这里的“却持官里黄金去”不仅体现了将军对士兵的慷慨,也预示着其即将面对的挑战与考验。
最后一句“望拜韩擒石子冈”,则是一种文化的回响和精神的寄托。韩擒虎(或名韩擒石)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勇士,其名字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武德与英勇,将军望拜其墓陵,表达了对英雄品格的崇敬和自我勉励。
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出征场景的描绘,以及对蛮奴离别之情、黄金备战和英雄崇拜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不详
文如玉海动时流,曾以书棋伏隐侯。
武德阁前消几语,却令梁氏缺金瓯。
高价租船作胜游,穷逋那敢斗风流。
西湖多少閒春水,不洗中原二百州。
世上今无隐退风,地名偶与午桥同。
往来怕看铜驼陌,閒倚柴门忆晋公。
灵关玉垒自崔嵬,谁向西边起祸胎。
万里望尧通一祝,天基御马利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