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归田园(其六)

出门何所见,桃李漫阡陌。

东风自有情,万物各有适。

驱驰丧我真,尘垢投其隙。

可怜漫不知,终日常役役。

及其盖棺时,平生无寸绩。

达人深了此,名利终无益。

形式: 古风

翻译

出门见到什么,满眼桃花李花盛开在田间小路。
春风自带着情感,万物各自适应它的节奏。
忙碌奔波使我失去真我,世俗尘埃乘虚而入。
可悲的是,人们往往浑然不觉,日复一日地劳碌。
直到生命终结,一生却无任何功绩可言。
通达之人深刻理解这一点,名利终究无益于人生。

注释

桃李: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。
漫:遍布,满眼都是。
适:适宜,顺应。
丧我真:丧失真实的自我。
尘垢:比喻世俗的污垢或烦恼。
役役:形容忙碌不停。
寸绩:微小的成绩,此处指功绩。
达人:通达智慧的人。
名利终无益:名声和利益最终对人生没有实质帮助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,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,表达了对尘世名利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开篇“出门何所见,桃李漫阡陌”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,其中桃李成熟、道路两旁花开,表现了大自然的繁盛与生长。

紧接着,“东风自有情,万物各有适”诗人借东风来喻示自然界中每一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时机,暗含着一种顺应自然的哲思。然而,这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很快被“驱驰丧我真,尘垢投其隙”打破,诗人感叹世间纷扰使人失去了本真的自我,内心被尘俗所困。

下片“可怜漫不知,终日常役役”表达了对那些不知道如何摆脱尘世束缚、终日忙碌而又无所成就的人们的哀叹。接着,“及其盖棺时,平生无寸绩”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功名利禄最终空虚的深刻感悟。

最后,“达人深了此,名利终无益”则是诗人对那些通晓世事、能够看破红尘的人们的赞许,他们明白追求名利并无实质益处,从而选择超脱物外。

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尘俗生活的反思,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。

收录诗词(271)

张九成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杨干致仕

黄钟毁弃鸣瓦釜,古来才智贱如土。

杨公浩歌声可怜,巢居知风穴知雨。

怜君面色莹有光,未似相君便饮乳。

胡为决去不少留,别意殷勤辞更苦。

丁宁戒我宜退藏,静中得路何须语。

酒酣意气尚尔豪,拔剑高歌为予舞。

君今去矣且加饭,我亦从兹不出户。

莫嗟糟糠食牢筴,终胜绣衣登鼎俎。

形式: 古风

辛未闰四月即事(其一)

閒居喜无事,冠栉每晨兴。

今朝鸠唤梦,疑是大雨徵。

万事虽颠沛,此兆常可凭。

须臾倒江湖,一扫蛮瘴腥。

雨罢有何好,环江数峰青。

蛟龙得时横,长堤豁然崩。

衰老甘寝寐,半夜闻雷声。

连冈万株松,漂零一毛轻。

雨意疑未已,浮浮晚云蒸。

咄哉造化儿,徒劳竟何成。

形式: 古风

辛未闰四月即事(其七)

横浦亦何好,人烟眇荒墟。

所以常闭门,九年唯读书。

余幼好奇服,玉佩而琼琚。

念往复推来,薰然乐有馀。

客有不知者,笑我长勤渠。

目昏心则莹,道腴形自枯。

千载陶渊明,箪瓢常晏如。

譬彼鸡绣群,有此海鹤孤。

形式: 古风

辛未闰四月即事(其四)

平时罕启门,爱此月色佳。

倚杖看未厌,戍楼已鸣笳。

须臾星斗稀,河汉亦横斜。

馀生知几何,短发今已华。

且尽此杯酒,未用辄兴嗟。

乾坤真转磨,羲娥互奔车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