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述(其一)

愁绪牢骚可奈何,不堪子夜又闻歌。

人情阴险鱼藏剑,世态炎凉雀设罗。

好客方思追北海,吟诗讵料累东坡。

雨云翻覆浑无定,负义人真世上多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歌]韵

鉴赏

这首诗《感述(其一)》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,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。

首联“愁绪牢骚可奈何,不堪子夜又闻歌”,开篇即以愁绪和牢骚为基调,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。子夜时分,本应是宁静之时,却传来歌声,这歌声不仅没有带来慰藉,反而加剧了诗人的愁绪,让人难以承受。

颔联“人情阴险鱼藏剑,世态炎凉雀设罗”,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冷漠。人情如鱼藏剑,表面友好,实则暗藏恶意;世态炎凉,如同雀设罗网,看似友善,实则陷阱重重。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险恶与复杂,以及世态的冷酷无情。

颈联“好客方思追北海,吟诗讵料累东坡”,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学创作的反思。诗人原本追求的是像北海那样广阔的友谊,但现实中却因友情而陷入困境,如同苏轼因文学创作而遭受波折。这两句既是对过去行为的反省,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切感受。

尾联“雨云翻覆浑无定,负义人真世上多”,总结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性的思考。雨云翻覆,象征着世事变化莫测,难以预料;负义之人,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。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。

整首诗情感丰富,寓意深远,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、友情、文学以及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。

收录诗词(614)

林占梅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历史人物,是中国清朝官员。根据《重修台湾省通志》记载,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,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,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,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,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,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,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,事实上,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,官话为辅

相关古诗词

感述(其二)

填胸礧块郁难开,遥望中原总可哀。

伏阙贾生空上策,助边卜式肯输财。

螳螂枉奋当车臂,骐骥终非伏枥才。

入市无人收骏骨,黄金何日筑燕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灰]韵

望儿既殁,刘姬因痛子,病将不治。又值时艰,感述一首

翀霄无翼可高飞,默计平生志总非。

盛世功名羞卜式,传家世业愧宏微。

营谋几肖鲇升竹,动作频同马受鞿。

难得童时真乐境,卅年回忆尚依稀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微]韵

内湖夜泊

修竹环村柳绕扉,小舟移向绿阴依。

疏林霜冷鸦声咽,远浦星疏蟹火微。

乱苇摇风喧断岸,孤篷引月近寒矶。

忽听笛韵沧浪起,知有渔翁罢钓归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微]韵

感述

可怜强壮日,几断别离肠。

作誓悲秦穆,长歌叹楚狂。

妻儿双别泪,家国九回肠。

且复居偏陋,鞿羁水一方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