貂裘换酒.题吴宝崖停鞭拂剑图,和其自题原韵

想此为图者。计生平、嵚嶙垒落,未经挥洒。

富贵何时思量起,凡事尽如此画。

纵满地、才源倾泻。

但频年驱驰南北,到头末、抹却当时话。

惟此剑,镇无价。从前只向车前挂。

看中原、平沙万里,尽堪驰马。

建礼门边题名后,便到晾鹰台下。

且自解、双环重把。

多少英雄今安在,遇甘蝇、莫折飞蓬射。

穷与达,有时也。

形式: 词牌: 贺新郎

鉴赏
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对好友吴宝崖所绘《停鞭拂剑图》的题词,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感慨,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英雄豪情。诗人首先赞赏画家的技艺,认为图中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风采,如峥嵘山石般未经刻意雕琢,自然生动。他感叹富贵无常,即使才华横溢,也难逃岁月流转,许多壮志豪言最终被遗忘。

接着,诗人将目光投向图中的剑,强调这把剑的无价之宝,象征着英雄的坚韧与忠诚。他回忆起过去,那剑曾挂在车前,象征着主人公的豪情与抱负。诗人想象画面中的英雄驰骋于广袤的中原大地,意气风发,然而时光荏苒,这些英雄如今何在?他借用典故,提醒朋友要珍惜当下,勿因一时得意或失意而轻易放弃。

最后,诗人以“穷与达,有时也”收束全诗,表达人生无常,无论贫穷还是显达,都应保持英雄本色,不因境遇改变而改变志向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寓言性强,富有哲理,展现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作品的深刻理解。

收录诗词(401)

毛奇龄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文学家,与兄毛万龄并称为“江东二毛”。原名甡,又名初晴,又字于一、齐于,又号初晴、晚晴等。以郡望西河,学者称“西河先生”。明末诸生,清初参与抗清军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,授检讨,充明史馆纂修官。寻假归不复出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著述极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经集、史集、文集、杂著,共四百余卷

  • 字:大可
  • 号:秋晴
  • 籍贯:萧山城厢镇(今属浙江)
  • 生卒年:1623—1716

相关古诗词

念奴娇(其一)即事

申江官舍,看桃花开后、柳丝如织。

伯始风流才启宴,此夜刚逢寒食。

烛下新妆,榴裙百褶,翻尽深红色。

那堪小妓,病来歌舞无力。

听莲漏将残,玉觞娇泻去,唇脂俱湿。

夜雨初过花毯上,尚见翠钿狼藉。

明日清明,来朝上巳,到处春堪惜。

勾栏未散,慢言今夕何夕。

形式: 词牌: 念奴娇

念奴娇(其二)徐都官裁枕函实诗,名为诗枕。制词索和,漫次其韵

撚髭无计,唤奚儿、长向水边山麓。

蒲簟横陈将偃息,好句吟来断续。

授册嫌频,开椷已缓,纸片纷零碌。

游仙欹处,斲成五色文木。

试启小篦中空,方襕连衽,大似青油袱。

豹首鸡鸣俱不用,但取便便豕腹。

梦去无论,醒来何事,栩栩相追逐。

蝶庵诗就,此时午睡方足。

形式: 词牌: 念奴娇

桂枝香.即事

夜堂听伎。正绛帐花垂,玉炉香细。

莲炬光中,两两舞裙拖地。

忽来金雀鸦鬟小,算才堪、琐儿年纪。

栏边歌缓,油车暗里。翻然而至。便手把、金樽徐递。

似嫩叶裁衣,幽兰吹气。病起迟来问取,小名尚未。

风流京兆偏怜惜,道延年、女第如是。

珊珊可念,何如竟唤,翩来为字。

形式: 词牌: 桂枝香

满江红.题吴墨舫桃源图,步原用文待诏韵

图画当年,正桃树、生花时节。

有延州高士,酒颜方热。

南浦风光何所似,西畴兴会由来别。

恰闻人、洞口忆当年,频频说。舟过处,涵冰雪。

花落尽,同榆荚。叹青芝白鹤,一时都绝。

凡事总随风里絮,披图恍对云间月。

幸前贤、手泽有传人,思来切。

形式: 词牌: 满江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