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.题吴墨舫桃源图,步原用文待诏韵

图画当年,正桃树、生花时节。

有延州高士,酒颜方热。

南浦风光何所似,西畴兴会由来别。

恰闻人、洞口忆当年,频频说。舟过处,涵冰雪。

花落尽,同榆荚。叹青芝白鹤,一时都绝。

凡事总随风里絮,披图恍对云间月。

幸前贤、手泽有传人,思来切。

形式: 词牌: 满江红

鉴赏

这首《满江红·题吴墨舫桃源图》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作品,通过对一幅桃源图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贤遗风的追忆。开篇以桃树生花的季节为背景,引出延州高士饮酒赏花的场景,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闲适的生活情趣。

接着,词人将眼前的南浦风光与桃源图中的景象相比较,感叹其独特的韵味和别样的兴致。洞口传来的人们回忆往事,频频提及过往,引发了词人的深深共鸣。词中“舟过处,涵冰雪”形象地描绘了画面中的动态,而“花落尽,同榆荚”则暗示了时光流转,桃花凋零。

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感慨,青芝白鹤的消失象征着世事变迁,人事无常。词人借风中的柳絮和云间的明月,表达了对前贤智慧和风范的仰慕,以及对能传承这些精神的“传人”的庆幸。结尾“幸前贤、手泽有传人,思来切”直接抒发了这种深切的怀念之情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词以桃源图为载体,寓言寄情,既展现了画中美景,又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咏史之作。

收录诗词(401)

毛奇龄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文学家,与兄毛万龄并称为“江东二毛”。原名甡,又名初晴,又字于一、齐于,又号初晴、晚晴等。以郡望西河,学者称“西河先生”。明末诸生,清初参与抗清军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,授检讨,充明史馆纂修官。寻假归不复出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著述极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经集、史集、文集、杂著,共四百余卷

  • 字:大可
  • 号:秋晴
  • 籍贯:萧山城厢镇(今属浙江)
  • 生卒年:1623—1716

相关古诗词

水调歌头.咏鹿脯

加豆得乾腊,酾酒莫踟蹰。

奈何置身岩谷其命在庖厨。

不是笼驴炙豕,岂是牛犓鹅胛,此物本清虚。

但束白茅去,安问绿蕉无。人一食,寿百岁,试何如。

陈蕃设脠,相食慢作鲁公书。

皮不必为藻币,肠不足为酒器。

祗噬此些须,客座手能擗,何用倩麻姑。

形式: 词牌: 水调歌头

云仙引.寿王鄂叔进士

兰渚亭边,莲河桥畔,高门乍启朝阳。

单绂绕,彩云翔。云是揽予初度,争献仙人九酝觞。

何限才名,今才四十,江左王郎。宫衣试着来长。

有花下、新裁小乐章。

回首京华,难兄执戟,同是东方。

待补山公,正当典簿,努力功名看未央。

他日乌衣,黑头还聚,重醉秋光。

形式: 词牌: 云仙引

上西平.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,见讯志谢

叹年华,看不尽,短亭花。更冬残、雪后停车。

问谁相忆,寄来满幅是烟霞。

分明指有,西陵渡口人家。

沧洲近,知何处,空历遍,路途赊。

念君也、留滞西平,思时便望,望时还见暮云遮。

何年携我,向青山、麓碧湖涯。

形式: 词牌: 金人捧露盘 押[麻]韵

庆清朝慢.湖墅高会,同王丹麓、陆荩思诸公即席

候属添丝,人方系缆,还逢高会南皮。

闲堂夜来红烛,倒映金卮。

争投博箸,妓帘不挂夏侯衣。

频倾看,有葡萄酿,色似胭脂。

夙昔只愁间阔,长从纸上,汗漫寄相思。

今夕不知何夕,能预斯期。

城头紞如五鼓,傍筵耿耿玉绳低。

那堪与,曹刘沈谢,即席为词。

形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