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饮酒(其十一)

袅袅吹西风,秋草纷长道。

幽人方著书,青山未应老。

得句小窗前,书我自嬉稿。

优游意无穷,每念独居好。

不饮亦欣然,吾志以为宝。

临风一长啸,馀声散天表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日里静心著书的情景,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,以及隐士内心的丰富世界。

首句“袅袅吹西风”,以轻柔的秋风起笔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。接着,“秋草纷长道”描绘了道路两旁茂盛的秋草,既衬托出季节的更替,也暗示着隐士生活的简朴与自然。

“幽人方著书,青山未应老。”这两句将读者引入隐士的世界,他正专心致志地撰写著作,而周围的青山似乎也在静静地陪伴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。

“得句小窗前,书我自嬉稿。”描述了隐士在小窗前创作的场景,他乐在其中,享受着文字带来的乐趣。这里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,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自由。

“优游意无穷,每念独居好。”表达了隐士对独处时光的喜爱,认为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和深意。

“不饮亦欣然,吾志以为宝。”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精神追求,即使不依赖外物,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就是他的珍宝。这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肯定,也是对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。

最后,“临风一长啸,馀声散天表。”以隐士面对自然的长啸结束,这一声长啸不仅释放了内心的激情,也将这份情感传递至天地之间,寓意深远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宁静、自由与内在的丰富,是对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艺术化呈现。

收录诗词(173)

魏学洢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。是当地有名的秀才,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,一生未做过官,好学善文,著有《茅檐集》。被清代人张潮收入《虞初新志》的《核舟记》,是其代表作

  • 字:子敬
  • 籍贯:中国明朝末嘉善(今属浙江省嘉兴市)
  • 生卒年:约1596——约1625

相关古诗词

和陶饮酒(其十二)

閒居何所乐,不语匡坐时。

每遇点头处,有解无言辞。

安得方寸中,息息常如兹。

微光露馀隙,一动仍复疑。

瞑眩疾乃瘳,古语不我欺。

露尽放明月,旦暮或见之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支]韵

和陶饮酒(其十三)

读书荒寺隈,居止近人境。

身在糟醨中,未敢傲独醒。

矢志程先民,迩言或不领。

至人能敛锷,余乃无馀颖。

安得一豁然,明月与同炳。

形式: 古风

和陶饮酒(其十四)

离索亦已久,好客相与至。

浊醪饮前庭,主人独先醉。

风日恬以愉,邻竹乱行次。

每念佳会难,沉湎非所贵。

礼肃意乃和,相对有馀味。

形式: 古风

和陶饮酒(其十五)

秋风亦云厉,槁叶盈我宅。

黄鸟无馀声,玄鸟有遗迹。

嗟我何规规,敢惮千与百。

秋深气微寒,秋尽雪将白。

谁不悲流波,当前莫能惜。

形式: 古风 押[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