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饮酒(其十三)

读书荒寺隈,居止近人境。

身在糟醨中,未敢傲独醒。

矢志程先民,迩言或不领。

至人能敛锷,余乃无馀颖。

安得一豁然,明月与同炳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《和陶饮酒(其十三)》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之中,却心怀高远志向的内心世界。

首句“读书荒寺隈,居止近人境”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荒寂的寺庙附近,虽处尘世边缘,但内心却远离喧嚣,寻求精神的宁静。接着,“身在糟醨中,未敢傲独醒”一句,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置身于世俗的浊流之中,却不敢自傲,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,不被外界所迷惑。

“矢志程先民,迩言或不领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,立志效仿先贤,即使理解有限,也愿意不断探索和学习。接下来,“至人能敛锷,余乃无馀颖”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身修为的追求,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收敛锋芒,而自己尚需努力,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。

最后,“安得一豁然,明月与同炳”表达了诗人渴望心灵得到彻底的解放,与明月共辉的愿望,寓意着对光明、纯净境界的向往和追求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生活的复杂与诱惑时,保持自我、追求精神高洁的坚定意志,以及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执着精神。

收录诗词(173)

魏学洢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。是当地有名的秀才,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,一生未做过官,好学善文,著有《茅檐集》。被清代人张潮收入《虞初新志》的《核舟记》,是其代表作

  • 字:子敬
  • 籍贯:中国明朝末嘉善(今属浙江省嘉兴市)
  • 生卒年:约1596——约1625

相关古诗词

和陶饮酒(其十四)

离索亦已久,好客相与至。

浊醪饮前庭,主人独先醉。

风日恬以愉,邻竹乱行次。

每念佳会难,沉湎非所贵。

礼肃意乃和,相对有馀味。

形式: 古风

和陶饮酒(其十五)

秋风亦云厉,槁叶盈我宅。

黄鸟无馀声,玄鸟有遗迹。

嗟我何规规,敢惮千与百。

秋深气微寒,秋尽雪将白。

谁不悲流波,当前莫能惜。

形式: 古风 押[陌]韵

和陶饮酒(其十六)

问余何所好,所好在六经。

不作亦不述,好古未有成。

笑彼百家言,戛戛纷所更。

驱去弗复览,闭门书黄庭。

滴露小窗前,好鸟向我鸣。

此际意无限,处处深有情。

形式: 古风

和陶饮酒(其十七)

斗室小有天,空庭小有风。

绕榻置青箱,坐卧古籍中。

一叶堕周易,知与前林通。

萧疏秋树间,茨屋三五弓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东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