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丝

弄影晴空处处奇,轻浮偏住落花枝。

千经暗织春情懒,万缕閒萦昼景迟。

带雨依微牵露网,因风撩乱藉蛛丝。

何人为报天孙道,欲制云绡得几时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鉴赏

这首《游丝》由明代诗人余旭所作,通过对游丝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与独到见解。

首句“弄影晴空处处奇”,开篇即以动态之姿描绘了游丝在晴空中舞动的身影,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与奇妙。次句“轻浮偏住落花枝”,进一步刻画了游丝轻盈飘逸的特点,它似乎特别喜欢停留在落花的枝头,与花瓣相互映衬,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。

接着,“千经暗织春情懒,万缕閒萦昼景迟”两句,运用比喻手法,将游丝比作织物,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在春日里编织出的细腻景象,仿佛是春天慵懒的情愫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又如白昼的景色被万缕游丝缠绕,显得格外悠长。

“带雨依微牵露网,因风撩乱藉蛛丝”则描绘了游丝在雨中和风中的动态之美。雨中,游丝如同细密的网,轻轻牵连着露珠;风中,它们随风起舞,交织成一片混乱而美丽的蛛网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游丝的形态美,也赋予了其生命力与动感。

最后,“何人为报天孙道,欲制云绡得几时”表达了诗人对游丝的赞叹与思考。他似乎在问,是否有谁能够向天上的织女(天孙)传达对游丝的赞美之情?同时,也提出了一个疑问:如果要制作如游丝般轻盈、透明的云绡,需要等待多久呢?这既是对游丝美的向往,也是对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感慨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,展现了游丝这一自然现象的独特魅力,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。

收录诗词(7)

余旭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寄文一侄

湖海老为客,行行身独单。

念汝久暌离,十年应未还。

邈哉渔阳城,万里程途难。

读书不负志,宁辞远家山。

努力踵遗芳,庶可慰衰颜。

封诗远寄将,临风泪潺潺。

形式: 古风

送刘孝廉省亲

酌君西亭别离酒,赠君阳关断肠曲。

秋江落日芙蓉红,不忍双眸凝远绿。

忆昔同窗话知己,几度芹宫看秋水。

君今万里奉晨昏,好把辛勤事甘旨。

丈夫志气本四方,政须念昔悬弧桑。

雁声后夜楚天碧,倚楼我亦遥相望。

形式: 古风

舟行

朔雪酿严寒,舟行午亦眠。

风狂帆自落,堤远缆须牵。

柳线垂新岁,梅花尚旧年。

相逢尽湖海,一笑晚霞前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

溪云堂为陆进士赋

卜筑向林泉,云深若洞天。

无心来远岫,有脉自深渊。

鹤舞添晴影,松鸣动壑弦。

道人名利淡,对此足忘年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