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政堂

邵阳府第之西,湖山之东,耽耽大厦磨苍穹。

贤哉郑侯为栋隆,朝夕思政于其中。

取君子之九思以谨行,取季子三思以尽忠。

及思治道贵清静,又效曹参舍盖公。

之子于归筑百堵,已见丰年咏华黍。

周公待旦复何为,赞赞宣王之复古。

形式: 古风

翻译

位于邵阳府邸西边,湖光山色东侧,巍峨大厦直插云天。
郑侯真贤良,大厦是他心中的支柱,早晚都在其中思索政务。
他借鉴君子的九种深思熟虑,以及季子的三思而后行,以尽忠诚。
思考治国之道,他崇尚清静无为,又效仿曹参尊重盖公的主张。
这位女子出嫁时,他建造百墙之家,预示着丰收年景和赞美华美的黍米。
周公等待黎明又是为了什么?他赞颂宣王复兴古道的壮举。

注释

耽耽:形容高大、威严。
郑侯:古代对有德者的尊称,此处可能是某位贤臣。
栋隆:比喻栋梁之材,象征重要地位。
清静:指政治上无纷扰,宁静平和。
之子:此指那位女子。
华黍:泛指谷物,象征丰收。
周公待旦:周公夜以继日地工作,此处可能象征勤勉治理。
赞赞:赞美声。
复古:恢复古代的优良传统或制度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邵阳府第西、湖山之间的壮观大厦——思政堂,仿佛直指苍穹,象征着主人郑侯的威严与抱负。郑侯以其贤德,将这座建筑作为施政之所,每日在此深思政事,秉持君子的九思和季子的三思,力求行为谨慎、忠诚尽责。他崇尚清静无为的治国之道,效仿汉代名臣曹参,尊重前任的智慧。

堂宇落成后,郑侯的妻子归来,目睹此景,预见丰收的年景,不禁吟唱起赞美华黍的诗句。诗人进一步联想到周公旦的勤勉,以及周宣王复兴国家的壮志,以此赞扬郑侯的政治理想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。整首诗通过描绘建筑、人物及其思想,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理想政治图景。

收录诗词(1)

唐时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赠金仁山(其二)

命有穷时道不穷,命穷何处更求通。

此生未老应须学,万事由来要适中。

物欲尽时心始旷,天真动处气初融。

百般佳处难形状,自与常人迥不同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赠金仁山(其一)

公已苍头我黑头,两情常得守清幽。

纷纷世事浮云变,汩汩人生逝水流。

行止何期南又北,交情又见夏还秋。

可堪天意常如此,只合无心任去留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挽吕东莱(其二)

忆昔精蓝舍,提撕意颇浓。

笑谈犹在耳,趋步遽无踪。

万里悲风翮,中宵寤岁龙。

百身嗟莫赎,涕泪洒寒松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冬]韵

挽吕东莱(其一)

方振河汾业,云胡不假年。

斯文今已丧,此道后谁传。

秘馆藏新史,门人缉旧编。

未明修短理,昂首问苍天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