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欲尽天气始佳作诗自娱

浮云飞尽见青天,拄杖闲拈瘦倚肩。

渐喜绿秧分䆉稏,又看画柱坼鞦韆。

鸡豚杂遝祈蚕社,鼓笛喧哗竞渡船。

惟有此翁无一事,闭门赢得日高眠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先]韵

翻译

浮云消散后露出蔚蓝天空,我悠闲地拿着拐杖斜靠在肩头。
渐渐地,我欣喜于稻田中的秧苗分出早稻和晚稻,又看见彩色的柱子撑开了秋千。
鸡鸭猪群纷乱地穿梭在祭祀蚕神的社庙前,鼓笛声此起彼伏,赛舟的船只热闹非凡。
只有这老翁无事可做,关门独享安逸,直到太阳高高挂起才醒来。

注释

浮云:比喻世事的纷扰。
青天:晴朗的天空。
拄杖:手杖,用于支撑行走。
闲拈:悠闲地拿起。
瘦倚肩:形容拐杖轻巧地靠在肩上。
绿秧:新生的稻秧。
分䆉稏:早稻和晚稻的区别。
画柱:彩绘的柱子。
坼鞦韆:打开或启动秋千。
鸡豚:泛指家禽家畜。
祈蚕社:祭祀蚕神的活动。
鼓笛: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。
竞渡船:比赛划船的船只。
此翁:指代老翁。
无一事:无所事事。
闭门:关门在家。
日高眠:睡到很晚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,天气逐渐转好的时节,诗人陆游以悠闲自得的心情作诗自娱。首句“浮云飞尽见青天”形象地写出云散天晴的景象,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舒畅。接下来,“拄杖闲拈瘦倚肩”描绘了他手持拐杖,漫步庭园,享受这份宁静的闲适。

“渐喜绿秧分䆉稏”写出了稻田里的生机盎然,诗人对农作物的生长感到欣喜。画面转向热闹的乡村生活,“画柱坼鞦韆”暗示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,庆祝春天的到来。农人们忙碌着祭祀蚕神,祈求丰收,而“鸡豚杂遝祈蚕社”则展现出淳朴的民俗风情。

“鼓笛喧哗竞渡船”描绘了赛舟的热烈场景,人们欢声笑语,充满节日气氛。然而,诗人与众不同,“惟有此翁无一事”,独自在家,享受着宁静的日长时光,足不出户,安然入睡。“闭门赢得日高眠”表达了他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和享受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习俗,以及诗人淡泊名利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。

收录诗词(9386)

陆游(宋)

成就

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

经历

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

  • 字:务观
  • 号:放翁
  • 籍贯: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
  • 生卒年:1125—1210

相关古诗词

春寒

冉冉年华过上元,梅花如雪照江村。

云归翠窦初收雨,人怕清寒懒出门。

香烬已残炉未冷,客谈方剧酒重温。

尚嫌尘境妨幽致,过埭船声暮正喧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元]韵

春寒

渔艇水流去,柴门风自开。

馀寒为醉地,多病作慵媒。

莎草锄还出,鸥群去复来。

流年殊衮衮,残鬓不禁催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灰]韵

春寒

故岁无多雪,新春乃尔寒。

柴车归里社,茅舍老江干。

客熟沽醨啜,孙痴索饭抟。

更怜菘芥长,殊胜仰园官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寒]韵

春寒连日不出

海棠花入燕泥乾,梅子枝头已带酸。

老去懒寻年少梦,春分不减社前寒。

著书敢望垂千载,嗜酒犹须隐一官。

正是闲时无客过,小庭斜日倚阑干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寒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