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老惠雪中观梅诗次韵以谢

山头飞雪已漫漫,云散须臾复见山。

踏雪不辞来野外,爱梅须遍走林间。

为怜孤艳思经目,拟索疏枝笑解颜。

师肯相过宜及早,预愁花点绿苔斑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删]韵

翻译

山顶的雪花已经飘洒满天,云层散去后又露出山峦。
即使踏着雪也不怕来到野外,喜爱梅花就得遍游林间。
欣赏梅花的孤芳之美,想要亲眼目睹,希望能找到稀疏的枝条让它展露笑容。
老师如果能来访,最好趁早,我担心花开后会染绿苔藓,留下斑驳痕迹。

注释

山头:山顶。
飞雪:飘洒的雪花。
漫漫:大片大片。
云散:云层消散。
须臾:一会儿。
踏雪:踩着雪。
不辞:不怕麻烦。
野外:野外的地方。
爱梅:喜爱梅花。
孤艳:孤芳自赏的美。
经目:亲眼看到。
疏枝:稀疏的树枝。
解颜:使花朵绽放。
师肯:如果老师愿意。
相过:来访。
宜及早:最好尽早。
预愁:担心。
花点:花朵点缀。
绿苔斑:绿色苔藓上的斑点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赏梅的画面,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独特的情感。开篇“山头飞雪已漫漫,云散须臾复见山”两句,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雪后情景,雪覆盖了一切,但随着云雾的散去,远处的山峰又重新呈现眼前。

接着“踏雪不辞来野外,爱梅须遍走林间”两句,则显露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向往。他们不畏艰难地在雪地中行走,只为了寻找并欣赏那些孤独自立的梅花。

“为怜孤艳思经目,拟索疏枝笑解颜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同情。他们通过观赏梅花来缓解内心的忧伤,将这种美好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。

最后,“师肯相过宜及早,预愁花点绿苔斑”两句则提醒诗人要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,即使是在雪后赏梅的美好时刻,也不要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宝贵。同时,这里也蕴含着对春天到来时花开之美景的预期和忧虑。

整首诗通过雪中观梅这一特定情境,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。

收录诗词(1146)

吴芾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浙江台州府人(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)人。绍兴二年(1132)进士,官秘书正字,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。后任监察御史,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、励精图治

  • 字:明可
  • 号:湖山居士
  • 生卒年:1104—1183

相关古诗词

陈时中法台得郡而归喜而成诗

去岁秋风话别离,今秋俄报有归期。

自应冠豸登三院,何遽凭熊把一麾。

治行伫为千里最,才猷已是九重知。

莫辞小憩留仙隐,伴我花前倒玉卮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到双胜匆匆不及款舟中成小诗寄良器兼简杨宰

海滨何处足春风,尽在王孙小圃中。

雨洗山光供几席,日移花影上帘栊。

扁舟回首烟波隔,尊酒何时笑语同。

若对扬雄赏幽胜,杯行应亦话衰翁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和人见寄

高义如君举世无,贤关十载会琴书。

匆匆边马来时别,郁郁乱山深处居。

天外风尘仍断绝,人间豪杰正萧疏。

何时樽酒论文去,千里相思寄望舒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鱼]韵

和十五侄见寄

草庐高卧几经春,被褐深藏席上珍。

已自闭门甘澹泊,不妨琢句自清新。

我惭老去同流俗,日念归来作野人。

此后埙篪酬唱罢,因风见寄莫辞频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