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.惠州改前韵

九十日春都过了,贪忙何处追游。三分春色一分愁。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球。

我与使君皆白首,休夸少年风流。佳人斜倚合江楼,水光都眼净,山色总眉愁。

形式: 词牌: 临江仙

翻译

春天过去了,一直忙忙碌碌,如今再想寻春,也不可能了。纵然还有三分春色,那一分惆怅也无法免去。雨打榆荚零落,柳絮染尘成球,被风吹得到处翻滚。
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,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。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。水光清凉,山色美丽,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。

注释

九十日春:农历正月至三月。
榆荚:榆树果实,初春时先于叶生,状似钱而小,暮春时飘落。
此句指雨打榆荚零落。
柳花球:柳絮染尘成球。
此句指风吹絮球翻滚。
使君:惠州知州詹范。
合江楼:作者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,在惠州东门,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。

鉴赏

这首宋词《临江仙·惠州改前韵》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期间所作,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景中蕴含的淡淡哀愁。首句“九十日春都过了”,点明春天已逝,时光匆匆;“贪忙何处追游”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无暇欣赏春光的遗憾。

“三分春色一分愁”进一步描绘了春景与内心的交织,三分春色的美好与一分愁绪相映成趣。接下来的“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毬”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,展现了春雨打落榆荚、风吹散柳絮的场景,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

“我与使君皆白首,休誇少年风流”直抒胸臆,诗人与朋友年华老去,感叹青春不再,告诫自己不必再追忆往昔的风流岁月。最后一句“佳人斜倚合江楼,水光都眼净,山色总眉愁”,以佳人的形象收尾,借她倚窗远眺,水光山色映照出她眼中的哀愁,增添了画面的凄美意境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,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,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,又有对当下生活的体悟,展现了苏轼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。

收录诗词(3229)

苏轼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和仲,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

  • 字:子瞻
  • 号:铁冠道人
  • 籍贯: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

相关古诗词

殢人娇.赠朝云

白发苍颜,正是维摩境界。空方丈、散花何碍。

朱唇箸点,更髻鬟生彩。这些个,千生万生只在。

好事心肠,著人情态。閒窗下、敛云凝黛。

明朝端午,待学纫兰为佩。寻一首好诗,要书裙带。

形式: 词牌: 殢人娇

浣溪沙.端午
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

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
形式: 词牌: 浣溪沙

蝶恋花.同君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

泛泛东风初破五。江柳微黄,万万千千缕。

佳气郁葱来绣户。当年江上生奇女。

一盏寿觞谁与举。三个明珠,膝上王文度。

放尽穷鳞看圉圉。天公为下曼陀雨。

形式: 词牌: 蝶恋花

西江月.梅花

玉骨那愁瘴雾,冰姿自有仙风。海仙时遣探芳丛。倒挂绿毛么凤。

素面翻嫌粉涴,洗妆不褪唇红。高情已逐晓云空。不与梨花同梦。

形式: 词牌: 西江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