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月.梅花

玉骨那愁瘴雾,冰姿自有仙风。海仙时遣探芳丛。倒挂绿毛么凤。

素面翻嫌粉涴,洗妆不褪唇红。高情已逐晓云空。不与梨花同梦。

形式: 词牌: 西江月

翻译

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,却不怕瘴气的侵袭,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、神仙般的风致。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,这个使者,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。
它的素色面容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,即使梅花谢了,而梅叶仍有红色。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,已不再梦见梅花,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。

注释

玉骨:梅花枝干的美称。
瘴雾:犹瘴气。
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。
冰姿:淡雅的姿态。
仙风:神仙的风致。
芳丛:丛生的繁花。
绿毛幺凤:岭南的一种珍禽,似鹦鹉。
么: 同“幺”
涴:沾污,弄脏。
唇红:喻红色的梅花。
高情:高隐超然物外之情。
“不与”句:苏轼自注:“诗人王昌龄,梦中作梅花诗。”

鉴赏

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清雅脱俗的女性形象,以梅花自比。"玉骨那愁瘴雾,冰姿自有仙风",诗人赞美她的纯洁如玉的肌肤,不畏惧恶劣环境,其气质如同仙子般超凡脱俗。"海仙时遣探芳丛",比喻她像海中的仙子,偶尔降临人间,探寻美丽的花丛。

"倒挂绿毛么凤",可能是指她独特的装扮或姿态,犹如绿毛凤凰倒挂在枝头,增添了神秘和灵动的气息。接下来的"素面常嫌粉涴,洗妆不褪唇红",强调了她的天然之美,即使不施粉黛,她的面色依然白皙,唇色红润,无需刻意装饰。

"高情已逐晓云空",表达了她高尚的情操,如同早晨的云彩般飘逸无踪,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。最后,"不与梨花同梦",暗示她不同于寻常女子,有着独立的精神世界,不会与梨花(常用来象征纯洁)共享相同的梦境。

整体来看,这是一首借梅花赞美女性的高洁、独立和超凡品质的词作,体现了苏轼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。

收录诗词(3229)

苏轼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和仲,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

  • 字:子瞻
  • 号:铁冠道人
  • 籍贯: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

相关古诗词

虞美人

定场贺老今何在,几度新声改。怨声坐使旧声阑,俗耳只知繁手,不须弹。

断弦试问谁能晓,七岁文姬小。试教弹作辊雷声,应有开元遗老,泪纵横。

形式: 词牌: 虞美人

减字木兰花.己卯儋耳春词

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。便丐春工,染得桃红似肉红。

春幡春胜,一阵春风吹酒醒。不似天涯,卷起杨花似雪花。

形式: 词牌: 减字木兰花

千秋岁.次韵少游

岛边天外,未老身先退。 珠泪溅, 丹衷碎。 声摇苍玉佩、色重黄金带。一万里,斜阳正与长安对。

道远谁云会,罪大天能盖。君命重,臣节在。新恩犹可觊,旧学终难改。吾已矣,乘桴且恁浮于海。

形式: 词牌: 千秋岁

减字木兰花.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

海南奇宝。铸出团团如栲栳。曾到昆仑。乞得山头玉女盆。

绛州王老。百岁痴顽推不倒。海口如门。一派黄流已电奔。

形式: 词牌: 减字木兰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