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边二绝(其二)

浅侧荷盘绿尚新,一蛙危坐压荷唇。

定知不发穷愁叹,背缕丹金踏水银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真]韵

翻译

浅水池塘边的荷叶还很新鲜,一只青蛙稳稳地坐在荷叶边缘。
它肯定不会发出穷困愁苦的哀叹,脚踏着像水银般的水面,步履轻盈。

注释

浅侧:靠近池边的。
荷盘:荷叶。
绿尚新:颜色还很翠绿。
一蛙:一只青蛙。
危坐:稳稳地坐着。
压荷唇:坐在荷叶边缘。
定知:肯定知道。
不发:不会发出。
穷愁叹:穷困愁苦的哀叹。
背缕:步履。
丹金:比喻鲜艳的颜色,这里指青蛙的皮肤。
踏水银:踏在仿佛水银般的水面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,名为《池边二绝》之二。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塘景象,同时也寓意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哲思。

“浅侧荷盘绿尚新,一蛙危坐压荷唇。”开篇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荷花初盛的景致。浅水中的荷叶依旧鲜绿,如同碧玉盘一般,散发着生机与活力。而在这静谧的画面中,一只小蛙稳坐在荷叶上,似乎在享受着阳光和清风,也像是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一种点缀。

“定知不发穷愁叹,背缕丹金踏水银。”后两句则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。诗人明白自己不会轻易发出悲伤和抱怨的情绪,因为他知道生命中的苦难与贫困是无法避免的,就像背后的布带(缕)紧贴着身躯一样。而“丹金”、“水银”则象征着高贵和纯净,诗人用这种比喻来表达自己心灵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执着,即便是在困顿中,也能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尊严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不易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感,是一篇融合了观察、感受和思考于一体的佳作。

收录诗词(1136)

张镃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。南宋文学家,寓居临安(现浙江杭州),卜居南湖。出身显赫,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,刘光世外孙。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,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。隆兴二年(1164),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。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,迁司农寺丞。开禧三年(1207)与谋诛韩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弥远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,卒于是年后

  • 号:约斋
  • 籍贯:先世成纪(今甘肃天水)
  • 生卒年:1153—1221?

相关古诗词

约周希稷游湖上园

句法参同李翰林,风流依约谢宣城。

放怀应喜醉三日,听曲知无误一声。

箬叶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谱度银笙。

西清东观迟归去,相就盘跚勃窣行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自广岩避暑西庵

推枕欣朝凉,开户畏炎日。

驾言城西游,滞懑去如失。

山空秋易知,石近云屡出。

穿松得古寺,随喜听讲律。

士女蜂蚁来,蟠香散经帙。

嚣思摄正念,颇识动化术。

蔬饭有馀饱,徐行纵閒逸。

邻庵亦窈深,绿杉间疏密。

殿宇焕新筑,不待方丈室。

相留屏俗情,话澹喜促膝。

修筠入支径,池亭面崷崒。

从容十数刻,佳趣领无佚。

风床捲青簟,露井放寒繂。

藕花杂蒲稍,芳气远如一。

纷尘惬虚静,诗成任荒率。

殷雷唤飞雨,爽气定盈溢。

兴酣在景晚,归骑莫驰疾。

新霜更须来,携樽摘林橘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质]韵

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

舒忧早踰关,延晤尽名侣。

林亭果幽赏,得计良自许。

高鸣迭酬唱,阳春谁激楚。

坐移游好园,振策眄芳渚。

曾茅旧剪结,冰艳静谁与。

几年杨巨源,句妙听钟敔。

谪仙继前躅,凌厉苍霄举。

吾人潘逍遥,清新出机杼。

揆予才独后,乙乙抽茧绪。

肆瞻宇宙宏,气类混出处。

盍簪忍轻散,快意樽中醑。

相看岂时情,襟期耐寒暑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语]韵

自咏

事业新来别,贤愚久自知。

作文时似咒,写字忽知锥。

卖屋因为宅,谋官本近医。

有来评世务,好好只相随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支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