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大来为假仆所劫

残编犹可度朝昏,四顾应知天意存。

窖底未容留点雪,枕边依旧剩空樽。

寒当彻骨诗方富,穷到尽头道愈尊。

独有老僧愁更剧,从今托钵向何门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元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的作品《闻大来为假仆所劫》。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坚持,以及对诗歌和道义的执着追求。

首联“残编犹可度朝昏,四顾应知天意存”,以“残编”喻指自己手中仅存的书籍或知识,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给予心灵慰藉,同时暗示着对命运的反思与理解。四顾则意味着环顾四周,寻找希望与出路,表达了对天命的敬畏与顺应。

颔联“窖底未容留点雪,枕边依旧剩空樽”,通过窖底无雪、枕边空樽的景象,形象地描绘了物质生活的匮乏,但同时也暗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。窖底无雪,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并未完全消散,但诗人的心境却如同空樽一般,依然保持一种宁静与淡泊。

颈联“寒当彻骨诗方富,穷到尽头道愈尊”,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心态。寒冷的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,贫穷的境遇反而使他对道义的追求更加坚定。这反映了诗人认为苦难是激发创造力和道德力量的源泉。

尾联“独有老僧愁更剧,从今托钵向何门”,以老僧的形象作为对比,强调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忧虑。老僧的愁绪更为深重,而诗人则选择继续前行,寻找新的道路。托钵象征着流浪与寻求,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,愿意继续探索未知。

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,展现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,以及对诗歌与道义的深刻追求。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哲思,以及对人性光辉的颂扬。

收录诗词(1490)

释函可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闻同难民为虎所食

何须今日方怜若,一度边关即鬼门。

身死不烦蝇作吊,年凶惟见虎加飧。

只愁老瘦重遭斥,但免饥寒亦感恩。

白雪一杯魂未远,料应笑我骨犹存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元]韵

闻耳叔弟尽节

大旗吹折海风寒,未了孤心骨已残。

遗训在兹宁有憾,浮沤于汝久无干。

原鸰血尽生逾苦,池草根锄梦亦乾。

见说覆巢馀卵在,呱呱何处夜漫漫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寒]韵

答顺天师

梦里冠裳付劫灰,衲衣趺坐冷云堆。

悬崖有鸟衔花下,隔水何人问字来。

断碣远搜箕子墓,破鞋羞蹋李陵台。

相寻不为乡情重,白拂交横笑口开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灰]韵

白蜡梅花

十年负却旧山期,绝塞谁拈此一枝。

有骨莫愁冰雪沁,无香休惹蝶蜂疑。

魂飘万里村俱幻,梦到三更月共知。

最好不关开落事,楼头玉笛漫孤吹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