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(其六)

赠君彼风兰,佩之可为珰。

赠君彼露荷,制之可为裳。

薄言兹撷掇,道远莫置傍。

峥嵘又岁暮,与君同所望。

形式: 古风 押[阳]韵

翻译

我将赠你那风中兰草,佩戴它能制成耳环。
再赠你那露水荷花,裁剪后可做衣裳。
轻轻摘取这些花草,路途遥远不宜随身携带。
岁月峥嵘已近岁末,与你共享同样的期待。

注释

赠:赠送。
彼:那。
风兰:风中的兰花。
佩:佩戴。
珰:耳环。
露荷:露水荷花。
制:裁剪。
裳:衣服。
薄言:轻轻地说。
兹:此。
撷掇:采摘。
道远:路途遥远。
峥嵘:不平凡,形容岁月艰难。
岁暮:年底。
同所望:共享期待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《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(其六)》中的一节。诗人以赠物起兴,将风兰和露荷比喻为珍贵的礼物,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。"赠君彼风兰,佩之可为珰",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芬芳和精致,可以制成美丽的耳饰,象征高雅与纯洁。"赠君彼露荷,制之可为裳",则暗示荷叶的清新与柔美,适合裁剪成衣物,寓意友谊如同夏日清风,能带来凉爽。

"薄言兹撷掇,道远莫置傍",诗人劝告友人珍惜这份心意,即使路途遥远,也不要将其遗忘。"峥嵘又岁暮,与君同所望",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期待新的一年,希望彼此的友情能在时光流转中更加深厚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赠物寄寓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,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。

收录诗词(815)

晁补之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汉族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

  • 字:无咎
  • 号:归来子
  • 籍贯: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
  • 生卒年: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

相关古诗词

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(其四)

浮云如游尘,倏忽蔽白日。

登高念摇落,岁暮一何疾。

东陵种瓜事,富贵宁可必。

人生无南北,行乐时易失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质]韵

过刘季孙

刘侯岁覆春堤料,居不曾闲须我劳。

未嫌清浊各有携,匪报琼瑶以为好。

吏诃单绞自可更,儿笑接䍦从复倒。

为怜徒步此青袍,重忆归来著黄帽。

官忙未向林野疏,时清不废诗书傲。

梨花如雪许重寻,秋实垂墙晚方到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号]韵

过金堤刘景文

云间高堞如云白,草下深濠如草碧。

逶迤陇断出平堤,前见黄河如带直。

官居乃在城西原,荒台古木乌鸟翻。

美人芳气如秋菊,坐令晔晔弃中园。

不忧泑泽豪不杀,夜识汉中龟鳖在。

借须走马候水曹,后时此会何由再。

霸陵往来初避名,执贾不回人更惊。

无心踯躅路寝养,服车安用仍一鸣。

未若捧罂何不可,二豪螟蛉与蜾裸。

况闻举案良亦贤,那爱五花论酒钱。

不然憭慄坐岁晚,风入衰柳催寒蝉。

我论李君其趣独,自喻愚公徙王屋。

是中聊可外形骸,官闲方辔相与来。

形式: 古风

过熊耳山

杀一不辜神所恫,吕母何预于樊崇。

蜂蚁无王求所止,一朝积甲齐熊耳。

两峰相向犹眈眈,千载定林馀一龛。

我来扪石望荆杞,此山阅人亦多矣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