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

夜来飞雹惊我眠,大者磊落几如拳。

起听但觉屋欲动,檐瓦破坠无复全。

是日晚晴星斗出,镜静万里无云烟。

乾坤变化竟谁使,造作诡怪须臾间。

邻家老翁发已白,云昔见此今十年。

木衰火滥气浮泄,激此阴沴成冰坚。

儒生臆度知是否,天事谁得穷其源。

屋头雏鸦失其母,足伤翅折亦可怜。

形式: 古风

翻译

昨夜狂风夹带冰雹惊扰了我的睡眠,大的冰雹滚落下来,几乎像拳头那么大。
我起身倾听,只觉得房屋在摇晃,屋檐上的瓦片破碎,一片狼藉。
傍晚时分,天气转晴,星星点点,万里无云。
天地间的变幻究竟是谁在主宰,这样的奇异景象瞬间就形成了。
邻居的老翁头发已经斑白,他说十年前他也见过这样的场景。
树木凋零,火势旺盛,气息外泄,这激发了阴冷之气,使之凝结成坚硬的冰。
读书人凭直觉猜测,不知这是否真是如此,天象的变化谁能彻底探究。
屋檐下的小鸦失去了母亲,受伤的脚和翅膀让它显得格外可怜。

注释

雹:冰雹。
磊落:形容冰雹堆积的样子。
屋欲动:房屋似乎在摇晃。
阴沴:阴冷不祥的气息。
臆度:主观推测。
雏鸦:刚出生的小乌鸦。
足伤翅折:脚受伤,翅膀折断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和雹灾带来的惊恐与混乱。诗人通过夜晚雹石的陡落,屋檐瓦片的破碎,展现了自然界的猛烈变化和人类生活的脆弱性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哲思,反映出诗人对天地万象、乾坤变幻的思考,以及对于无法预测和掌控自然力量的无奈。

在艺术表现上,诗人的笔触雄健有力,通过“夜来飞雹惊我眠”、“大者磊落几如拳”等句子,生动地描绘了雹灾的突然降临与其强大的冲击力。接着,“起听但觉屋欲动,檐瓦破坠无复全”则传递出一种紧迫和恐惧的情感,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一刻的惊慌。

而在“是日晚晴星斗出,镜静万里无云烟”中,诗人又转换了笔调,从混乱与破坏转向平静与明澈,这种对比强化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意象。紧接着,“乾坤变化竟谁使,造作诡怪须臾间”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常变换的质疑和哲学思考。

最后,通过“邻家老翁发已白,云昔见此今十年”、“木衰火滥气浮泄,激此阴沴成冰坚”等句子,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,也表现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,意境丰富,是一篇佳作。

从鉴赏角度来看,这首诗语言质朴有力,想象奇特,情感真挚,通过对自然界猛烈变化的描写,抒发了深邃的人生哲思,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收录诗词(2256)

张耒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北宋时期大臣、文学家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。列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

  • 字:文潜
  • 号:柯山
  • 籍贯:亳州谯县(今安徽亳州市)
  • 生卒年:1054—1114年

相关古诗词

已醒

已醒厌厌醉,将开灼灼红。

年年到春日,忽忽遇东风。

暇日如年永,閒愁似酒浓。

时能将醉眼,天际送飞鸿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

广化遇雨

浮云蔽高峰,台殿延晚色。

风声转谷豪,雨脚射山白。

东楼瞰虚明,龙甲排松柏。

萧森异人境,坐视动神魄。

撞钟寺门掩,晚霁尚残滴。

相携下山去,尘静马无迹。

归来解鞍歇,新月如破璧。

但恐桃花源,回舟已青壁。

形式: 古风

飞云

时雨久不施,飞云作朝阴。

芃芃中原麦,赖此三日霖。

朝阳忽清霁,披露南山岑。

虽无济物迹,膏泽在民心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侵]韵

飞萤词

碧梧含风夏夜清,林塘五月初飞萤。

翠屏玉簟起凉思,一点秋心从此生。

方池水深溪雨积,上下辉辉乱凝碧。

幸因帘捲到华堂,不畏人惊照瑶席。

汉宫千门连万户,夜夜荧煌暗中度。

光流太液池上波,影落金盘月中露。

银阙苍苍玉漏迟,年年为尔足愁思。

长门怨妾不成寐,团扇美人还赋诗。

避暑风廊人语笑,栏下扑来罗扇小。

已投幽室自分明,更伴残星碧天晓。

君不见连昌宫殿洛阳西,破瓦颓垣今古悲。

荒榛腐草无人迹,只有秋来熠耀飞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