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方通守

使君江上买归舟,载得月明真似秋。

浃岸柳丝怜老稚,满楼醉色下汀洲。

宜休未必如前辈,易退何妨挽末流。

公论到头惟笔在,甘棠不独咏西周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,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视。首句“使君江上买归舟”,点明了场景,一位官员(使君)在江边购买归舟,预示着即将离开。接着,“载得月明真似秋”一句,以月明比作秋天,营造出一种清冷、宁静的氛围,暗示了离别时的伤感。

“浃岸柳丝怜老稚”中,“浃岸”形容岸边长满了柳树,而“怜老稚”则表达了对老人和孩子的关怀与不舍,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。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。

“满楼醉色下汀洲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楼上饮酒作别,酒后的红晕映照在脸上,仿佛整个楼都沉浸在醉意之中,直到酒意散去,才缓缓地向汀洲(水边或水中平地)退去,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。

“宜休未必如前辈,易退何妨挽末流”两句,诗人借古喻今,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,并鼓励对方不必过于自责,即使退一步,也应积极引导后来者,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

最后,“公论到头惟笔在,甘棠不独咏西周”两句,诗人借用“甘棠”这一典故,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谊的珍视,暗示了即使朋友离去,他们的友谊和才华将如同甘棠一样,被后人传颂,永不磨灭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不仅表达了离别的哀愁,更蕴含了对友情、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。

收录诗词(292)

夏良胜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题改庵(其一)

夜雨西窗欲睡时,芭蕉声碎枕边诗。

此君果是无闲物,好见周公为解颐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题改庵(其二)

不把闲身绾半通,孔颜都在此腔中。

小庵移傍灵峰下,要使荆公避远锋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

写贞白凌寒卷

冻容不减玉颜色,疏影横檐却避春。

雪夜槎牙舒铁骨,最堪图赠未亡人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真]韵

北行泊昶口

船到昶溪溪上泊,夔夔故老送新茶。

却将往迹闲敲博,谁是当年十万家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麻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