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竞渡

水马相先急画桡,朱楼红粉宴笙箫。

月中谁念穿綵线,江上齐看夺锦标。

冷眼诸人旁贾勇,争头一鼓喜成谣。

凭谁试展乘槎手,直入银湾看鹊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萧]韵

翻译

水马和急促的画桨竞渡,朱红色的楼阁中美女们在笙箫声中举行盛宴。
月光下谁还在编织彩色的线,江面上的人们一同关注着夺标的比赛。
冷眼旁观的人们鼓足勇气,争先恐后地期待首鼓胜利的欢呼。
谁能尝试像乘槎者那样,直接进入银河去看那鹊桥相会的情景?

注释

水马:古代赛船时设置的障碍物。
急画桡:快速划动的船桨。
朱楼:华丽的红色楼房。
红粉:形容女子美丽,此处指美女。
宴笙箫:宴会中演奏音乐。
月中:月光下。
穿綵线:编织彩色线,可能象征比赛或节日活动。
夺锦标:争夺比赛的冠军奖杯。
冷眼:冷静或冷漠的眼光。
诸人:众人。
贾勇:鼓起勇气。
争头一鼓:争先恐后,第一鼓声响起时。
乘槎手:古代传说中乘木筏进入天河的人。
银湾:指银河。
鹊桥: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中的桥梁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(中国的传统情人节)时人们竞渡的情景。开篇“水马相先急画桡”勾勒出竞渡之激烈与紧张,水面上的划船者如同奔腾的水马,桨声此起彼伏,展现了比赛的热闹场面。“朱楼红粉宴笙箫”则描绘了观众的盛大与华丽,朱楼指的是观赛的地方,红粉形容美女或装饰之意,宴笙箫则是古代的乐器,表达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气氛。

“月中谁念穿綵线”是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事的一种致敬。七夕节源自这个民间传说,其中牛郎和织女每年仅能在鹊桥相会一次,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出对爱情的无限赞美与向往。

“江上齐看夺锦标”则是指众多观者聚集在江边,共同观看这场竞渡,争夺的是锦标,即比赛的胜利和荣誉。这里通过夺锦标来形容观众对比赛结果的关注与期待。

“冷眼诸人旁贾勇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旁观者进行评价,他们虽然冷静,但内心深处或许也在为某一方加油打气,表现出一种超脱又关切的情感态度。争头一鼓喜成谣,是指在激烈的竞渡中,一旦有人领先,其余的人就会纷纷效仿,这种追逐与模仿的行为,被诗人形容为“喜成谣”,即人们津津乐道,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。

最后,“凭谁试展乘槎手”表达了诗人的好奇心,想要知道在这场激烈的竞渡中,是哪位英雄能夺得桂冠。“直入银湾看鹊桥”,则是说诗人想亲眼目睹那一刻的辉煌,即便是在月亮下(银湾),也要去看看那神秘而又美丽的鹊桥。

总体来说,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七夕竞渡的热烈场面,更融入了对爱情、勇气和传奇的深刻表达,是一首将现实与传说巧妙结合的佳作。

收录诗词(205)

邓深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九日方壶

返照重城暮色催,人家十万出楼台。

江流湛湛洞庭去,山色青青衡岳来。

佳处绿樽穷日饮,故园黄菊向谁开。

人间此会论今古,醉听西风拂帽埃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灰]韵

九日灵兴山沽酒赏菊

众山环绕一溪斜,低小轩窗眺望赊。

行遣方兄寻野店,坐邀欢伯过仙家。

多情恋顶乌纱帽,不语向人黄菊花。

山月上时归更好,何妨有待至昏鸦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

十四夜赏月

月婵娟对竹婵娟,竹影萧疏月转妍。

才过中庭十分好,直疑明晚一般圆。

银河漾漾无尘界,玉宇昭昭不夜天。

君饮不多须强饮,何妨醉里却逃禅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先]韵

又次韵答克修

前回藜杖绕芳郊,底处梅花出好梢。

野彴低横盈尺水,竹篱深护数家茅。

春风桃李成生客,腊雪松筠是故交。

剩欲再携樽酒去,柴门应复许人敲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肴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