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溪歌(其五)

春容故易老,红粉岂常鲜。

郎归定何日,憔悴复谁怜。怜亦异当年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先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《前溪歌》之五,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深切忧虑与无奈。

首句“春容故易老”,以春天的短暂比喻青春的易逝,暗示了女子青春易老的现实。接着,“红粉岂常鲜”进一步强调了美丽容颜的不持久,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“郎归定何日”一句,直接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归期的不确定和焦虑,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。“憔悴复谁怜”则揭示了女子在等待中的孤独与痛苦,以及无人理解的寂寞感。

最后,“怜亦异当年”以对比手法,指出如今的被怜悯与当年的被宠爱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情感的转变和失落,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伤与无奈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,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无助,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收录诗词(1426)

李攀龙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汉族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

  • 号:沧溟
  • 籍贯:历城(今山东济南)
  • 生卒年:1514—1570

相关古诗词

前溪歌(其六)

谁能采黄葛,逍遥独桑头。

黄葛断还生,春风不可留。烂漫使侬愁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尤]韵

前溪歌(其七)

葵藿自有心,兰蕙自有香。

黄瓜一小草,春风独不忘。枝叶顿芬芳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阳]韵

子夜歌(其一)

涉江种芙蓉,青荷几时有。

但使莲心生,何虑不成偶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有]韵

子夜歌(其二)

桑叶老欲尽,春蚕已就眠。

那能不作茧,丝子自缠绵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