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见欢四首(其三)

枝头觅遍残红,更无踪。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。

溪边树,堤间路,几时逢?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。

形式: 词牌: 相见欢

鉴赏

这首《相见欢四首(其三)》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。

“枝头觅遍残红,更无踪。”开篇以寻觅残存的春花,却无所获的场景,暗示着春光已逝,万物凋零的季节感。这种对自然变迁的敏感捕捉,体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。

“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。”转而描绘夕阳下的景象,春意虽隐匿于荒草与野花之中,却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息。这一句将春意的微妙与深藏展现得淋漓尽致,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坚韧的赞美。

“溪边树,堤间路,几时逢?”接着,词人将视线转向自然中的静物与路径,以“几时逢”表达了对偶遇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。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,也是对生活中偶得惊喜的期盼。

“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。”最后,词人通过梦境的描绘,将情感推向高潮。梦中的小桥东,或许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某个愿望或回忆,通过梦境得以短暂的实现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想象力,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。

整体而言,《相见欢四首(其三)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,展现了词人对生命、时间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。

收录诗词(46)

张惠言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散文家。原名一鸣,一作皋闻。嘉庆四年进士,官编修。少为词赋,深于易学,与惠栋、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“乾嘉易学三大家”。又尝辑《词选》,为常州词派之开山,著有《茗柯文集》

  • 字:皋文
  • 号:茗柯
  • 籍贯:武进(今江苏常州)
  • 生卒年:1761~1802

相关古诗词

相见欢四首(其四)

新莺啼过清明,有谁听?何况朝风夜月杜鹃声。

留春住,催春去、若为情,拟化一双胡蝶抱花醒。

形式: 词牌: 相见欢

丑奴儿慢二首(其一)见榴花作

柳绵吹尽,楼外旧愁如梦。

又镇日、门随雨闭,帘借烟笼。

却怕凭阑,相思无字问残红。

新阴绿处,几时轻逗,芳意千重。

玉勒俊游,从他幽独,不到山中。

况满地、浮英浪药,还做春容。

只有斜阳,年年识得换熏风。

春余心事,凭将杜宇,深诉花工。

形式: 词牌: 采桑子慢

丑奴儿慢二首(其二)见榴花作

绿云初破,浓点几枝红晕。

是万迭相思簇就,深卷愁痕。

试问东风,吹来还有旧春魂?

杜鹃啼罢,征鸿去尽,芳意谁论?

长记那时,美人初见,一样细裙。

便消受、朱幡深护,已耐南熏。

不恨凄凉,为君幽独又伤神。

黄梅时候,半天风雨,自倚孤村。

形式: 词牌: 采桑子慢

满庭芳.五月五日泛丰溪

云暗还开,雨疏才歇,急水新涨潺潺。

竹篙轻快,随意度平滩。

树里几家村舍,壶觞暖、笑语阑姗。

溪声外,斜阳一片,无数是青山。

乡关回首处,青桡翠羽,玉管红檀。

怅天涯十载,旧梦都删。

却道年华似水,将归思、又逐惊湍。

浑无耐,丰溪千折,不到白云湾。

形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