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家乐事四首(其二)纺线

灯光透林木,一粟摇青荧。

轧轧复哑哑,中有纺车声。

一丝兼一缕,心苦为分明。

宛若相慰劳,长夜达五更。

今年苦淫雨,吴绵薄收成。

亲老子亦幼,适体先经营。

馀布贩街头,稍补谷价平。

罗绮岂不羡,赋命甘苦辛。

风雪免号寒,笑语皆天真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此诗描绘了农家纺线的日常场景,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细腻描绘。首句“灯光透林木,一粟摇青荧”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纺线的情景,灯光透过树梢,映照在纺车旁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。接着,“轧轧复哑哑,中有纺车声”通过声音的描写,生动地展现了纺线工作的节奏感,仿佛能听到那古老纺车的转动声,充满岁月的痕迹。

“一丝兼一缕,心苦为分明”则揭示了纺线过程的艰辛与细致,每一丝每一缕都需要心灵的专注与努力,体现了劳动者的勤劳与坚韧。接下来,“宛若相慰劳,长夜达五更”描绘了纺线者在长夜中劳作,仿佛彼此之间有一种无声的慰藉,共同面对着漫长而艰苦的夜晚。

“今年苦淫雨,吴绵薄收成”点出了外部环境对农事的影响,雨水过多导致棉花收成不佳,反映了农民生活的不易。紧接着,“亲老子亦幼,适体先经营”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,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到家庭的经营中来,体现了家庭的团结与责任感。

“馀布贩街头,稍补谷价平”说明了剩余的布料被拿到市场上出售,以此来补贴家用,维持生计。最后,“罗绮岂不羡,赋命甘苦辛”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向往,但又深知自己的命运注定是辛苦与平凡的,体现了对现实的接受与无奈。

“风雪免号寒,笑语皆天真”则以乐观的态度收尾,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,人们也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纯真,展现出生活的韧性与希望。

整首诗通过对纺线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农民的勤劳、坚韧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挑战。

收录诗词(256)

缪荃孙(清末近现代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田家乐事四首(其三)结茅

茅屋两三椽,门对青山开。

深恐秋风急,家室先摧颓。

白雪理庚庚,昼夜手编排。

昔日我旧居,轮换高崔嵬。

一朝观豺虎,化为尘与灰。

乱定返乡里,亲自除草莱。

蜗居低打头,坐卧鸡犬偕。

吾侪本小人,蓬荜分所该。

昨闻圣明诏,亦罢建章台。

广厦庇孤寒,空存杜陵怀。

形式: 古风

田家乐事四首(其四)莳菜

岁晚谋旨蓄,斸地篱落前。

嫩荄苏宿雨,秀色凝荒烟。

但足佐盘飧,妇子罗长筵。

英雄老闭门,习勤智自全。

处士甘灌园,逃名惟所便。

何况山中人,长吟寒畦篇。

秋雨莼鲈饭,春风燕笋天。

生小住江南,适口皆肥鲜。

但愿无菜色,长书大有年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先]韵

鹿头关

陆海数百里,到此势一束。

连山亘坡陀,层景丽幽瞩。

侧闻半英雄,于此饱敌镞。

卧龙失其侣,汉社遂终屋。

斜阳衔祠宇,丰碑峙林麓。

老树号秋风,疑是炎精哭。

形式: 古风

剑门

封关非丸泥,十万横磨剑。

清时道荡平,行者色犹变。

巴西老流民,慷慨目如电。

刘禅信庸才,江山听沦陷。

如何君子孙,亦复繫白练。

前王与后孟,纷纷事荒宴。

但见开关降,不见当关战。

在德不在德,吾读吴起传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