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名为《剑门》,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缪荃孙所作。诗中以剑门为背景,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。
首句“封关非丸泥,十万横磨剑”,开篇即以剑门的坚固象征历史的不可轻易改变,同时暗示着历史的变革如同磨剑一般,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。接下来“清时道荡平,行者色犹变”两句,对比了和平时期与动荡时期的不同景象,以及人们面对变化时的不同反应。
“巴西老流民,慷慨目如电”描绘了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在动荡时期的表现,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决心。“刘禅信庸才,江山听沦陷”则借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,讽刺了那些无能的领导者,导致国家的衰败。
“如何君子孙,亦复繫白练”表达了对那些虽出身高贵却未能继承先辈之志的遗憾。“前王与后孟,纷纷事荒宴”指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都有人在享受奢侈的生活,而忽视了国家的安危。“但见开关降,不见当关战”感叹于历史上的和平往往伴随着牺牲,而真正的战斗却鲜为人知。
最后,“在德不在德,吾读吴起传”表达了对品德与能力的思考,引出对吴起这位古代军事家的评价,强调了个人品德与才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剑门这一意象,深刻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,既有对历史变革的反思,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,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