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白蛇剑

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,乃翁授之赤帝精。

白蛇斫断天始惊,川原流血野草腥。

天荒地老泣素灵,炎刘帝业一扫成。

归来歌风八极清,吴钩巨阙皆虚名。

流传典午气未平,精光彻天奋如霆。

郁攸扇妖武库倾,化为霹雳凌紫冥。

壮士感时涕泪零,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《斩白蛇剑》是元代诗人许恕的作品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古代传说中斩白蛇剑的传奇故事。

诗的开篇“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”,以“三尺冰”比喻剑的锋利与神秘,引出主题。接着,“乃翁授之赤帝精”,暗示这把剑有着非凡的来历,是赤帝精魂所铸。白蛇被斩断,天地为之变色,象征着力量的释放与命运的转折。随后,“天荒地老泣素灵,炎刘帝业一扫成”,描述了天地间因剑的威力而产生的震撼,以及它对历史的影响,暗示着权力更迭的残酷。

“归来歌风八极清,吴钩巨阙皆虚名”,表达了剑的归来,使得天地清朗,那些曾经辉煌的武器(如吴钩、巨阙)在它的光芒下显得黯淡无光。接下来,“流传典午气未平,精光彻天奋如霆”,强调了剑的精气未散,其光芒直冲云霄,如同雷霆般震响,显示了其不凡的力量与威严。

“郁攸扇妖武库倾,化为霹雳凌紫冥”,进一步描绘了剑的威力,它能扇动妖魔,使武库倾覆,最终化作雷霆,直击紫色的天空,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神力。最后,“壮士感时涕泪零,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”,表达了壮士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以及对剑的渴望与敬仰,希望得到这样一把能够跨越大海斩杀长鲸的神剑。

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,不仅展现了斩白蛇剑的神奇与力量,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、英雄豪情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。

收录诗词(81)

许恕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铜驼叹

铜驼铜驼何壮哉,是谁铸尔负重致远之奇才。

三十六宫五云里,金光射日天门开。

千官出入多如雨,荣顾纷纷何足数。

老夫无眼识英雄,圣主明王一今古。

索靖真天人,洞见皆天真。

海波尚变桑田土,武陵独驻桃花春。

昔人避世向金马,至今大笑千载下。

达士何须叹铜驼,柏梁废址今巍峨。

形式: 古风

萧寺早行

张家宅前萧寺桥,侵晨发船江雾消。

村鸡三唱屋角树,柔橹数声沙际潮。

此时飞上海底日,锦云满江光荡摇。

水声㶁㶁绕滩转,霜气烈烈随风飘。

人生各各有所役,岂水有渔山有樵。

干戈正集沙塞战,环佩已退天门朝。

嗟予久作江海客,往来自叹乡关遥。

石田茅屋傥可遂,白日醉眠吹短箫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萧]韵

题朱九龄翠筠轩

有脚不踏东华尘,有眼不看长安春。

翛然天地至清气,多在丛篁流水滨。

轩名翠筠俯空谷,个个梢长如立玉。

一秋明月照潇湘,六月凉风洒淇澳。

轩中之人清且閒,心不在乎山水间。

左图右史移白日,四檐环佩声珊珊。

不可一日无君子,澹然风致颇相似。

翠实常分丹凤雏,箨冠曾奉青霞士。

北郭道人静者徒,爱看黄岩烟雨图。

拟约嵩溪听萧瑟,醉来题遍青珊瑚。

形式: 古风

锦树行

忆昔家住蓉城东,周遭乌臼杂青枫。

一春门巷绿阴雨,六月林塘清昼风。

时当收藏未黄落,景因壮观还青红。

织成谁似天孙巧,染出岂非青女工。

十年无家寄吴市,一日舣棹来穹窿。

人家隐见流水绕,树林绚烂孤村通。

赤城丹霞映绝巘,西山落日回苍穹。

杂花秋明步障外,归鸦暮落天机中。

高情作传忆郭偻,浮华戏人悲石崇。

题诗曾流御沟水,剪綵何烦西苑宫。

人生渐老归未得,秋色虽好将成空。

何当唤起赵松雪,写我秋林倚瘦筇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