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《过朱买臣墓》。诗中以朱买臣为引子,表达了对人生功名与世态炎凉的感慨。
首联“翁子穷经自不贫,会稽连守拜为真”,赞扬了朱买臣虽生活贫困却因学问深厚而内心富足,他在会稽连续担任太守,实至名归。这里借朱买臣的典故,暗喻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学识和品德,而非外在的财富与地位。
颔联“是非难免三长史,富贵徒誇一妇人”,引用了汉代丞相萧何的典故,意指人生的是非成败难以避免,即便是像萧何这样的贤臣也难逃争议。同时,也讽刺了那些为了富贵而夸耀妻妾的行为,暗示了物质的追求往往掩盖了内心的空虚。
颈联“小吏张汤看倨傲,故交庄助叹沈沦”,通过张汤和庄助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,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。张汤因权势而傲慢,庄助则因失势而沉沦,这反映了权力与友情之间的微妙关系,以及人性在权力面前的复杂变化。
尾联“行年五十功名晚,何似空山长负薪”,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尚未取得功名的现状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、功名未遂的无奈与感慨。与隐居山林、自给自足的生活相比,似乎后者更显得超脱与自在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比,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、功名的意义以及世态的冷暖,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