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炅法师葬诗

龙泉今日掩,石洞即时封。

玉匣摧谈柄,悬河落辩锋。

香炉犹是柏,麈尾更成松。

郭门未十里,山回已数重。

尚闻香阁梵,犹听竹林钟。

送客风尘拥,寒郊霜露浓。

性灵如不灭,神理定何从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冬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去世后的葬礼场景,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宗教仪式的生动再现,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禅学修行不灭性的赞美。诗中“龙泉今日掩,石洞即时封”两句,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葬礼的场所,而且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。接下来的“玉匣摧谈柄,悬河落辩锋”则通过对墓葬器物的描绘,展现了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。

诗中还穿插着宗教元素,如“香炉犹是柏,麈尾更成松”一句,通过香炉和佛具的比喻,表达了对逝者修为不渝的赞扬。而“郭门未十里,山回已数重”则描绘了一种偏远而幽静的葬礼地点,突出了离尘世远去的宗教理想。

诗后半部分,“尚闻香阁梵,犹听竹林钟”两句,通过声响的传递,再次强调了对逝者佛法修持的缅怀和敬仰。最后,“送客风尘拥,寒郊霜露浓。性灵如不灭,神理定何从。”则在送别的情景中表现出诗人对逝者的哀思,以及对于生命终极而精神永恒的哲学思考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宗教元素的巧妙结合,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力,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、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。

收录诗词(323)

庾信(南北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小字兰成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

  • 籍贯:北周时期
  • 生卒年:513—581

相关古诗词

重别周尚书诗二首(其一)

阳关万里道,不见一人归。

惟有河边雁,秋来南向飞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微]韵

重别周尚书诗二首(其二)

河桥两岸绝,横歧数路分。

山川遥不见,怀袖远相闻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文]韵

闺怨诗

明镜圆花发,空房故怨多。

几年留织女,还应听渡河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歌]韵

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

一面还千里,相思那得论。

更寻终不见,无异桃花源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元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