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

往年家住筼筜谷,丹鸾之实美如粟。

玄云翻空下深靓,昆吾宝刀削秋玉。

石衣渍锦侵书光,风微粉堕生细香。

琳馆瑶台九天近,夜寒笙磬声锵锵。

万斛苍烟郁江雨,二妃弹瑟潇湘浦。

郫筒蜀酒亦堪沽,蟠石双杖令谁取。

河朔岁晏冰为梁,群木鳞皴临雪霜。

迟汝狂飙莫吹裂,截管他年侑帝觞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图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。开篇“往年家住筼筜谷”,以诗人往昔居住之地引入,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。“丹鸾之实美如粟”、“昆吾宝刀削秋玉”,运用比喻手法,将竹子的果实比作美粟,以宝刀比喻秋日的锋利,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季节特征。

接着,“石衣渍锦侵书光,风微粉堕生细香”,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自然之美,石衣与锦相映成趣,微风轻拂,竹叶飘落,散发出淡淡的香气。这不仅展现了竹林的视觉美感,也赋予了其嗅觉上的享受。

“琳馆瑶台九天近,夜寒笙磬声锵锵”,将竹林与仙境联系起来,仿佛置身于高远的天空之下,夜晚的寒气中传来悠扬的音乐声,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。

“万斛苍烟郁江雨,二妃弹瑟潇湘浦”,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,将竹林与古代传说中的场景相连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。这里“万斛苍烟”、“江雨”、“二妃弹瑟”等意象,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。

最后,“郫筒蜀酒亦堪沽,蟠石双杖令谁取”,表达了对竹林中可能存在的生活情趣的向往,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。同时,也暗示了竹林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或难以获取的珍宝。

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竹林的自然之美、历史之韵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,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。

收录诗词(258)

马祖常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回族著名诗人。光州(今河南潢川)人。延佑二年,会试第一,廷试第二,授应奉翰林文字,拜监察御史。元仁宗时,铁木迭儿为丞相,专权用事,率同列劾奏其十罪,因而累遭贬黜。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,历任翰林直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参议中书省事、江南行台中丞、御史中丞、枢密副使等职。为文法先秦两汉,宏瞻而精核,富丽而新奇,内容多制诏、碑志等类作品,诗作圆密清丽,除应酬之作外,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

  • 字:伯庸
  • 籍贯:元代色目
  • 生卒年:1279~1338

相关古诗词

上京效李长吉

龙沙秋浅云光薄,画罗宫衣侵晓著。

吴娃楚娘侍团扇,象舆凤辇明珠络。

椒花染紫风雨香,三十六盘天路长。

南都北都望行幸,千秋万岁迎君王。

形式: 古风

李夫人

未央天子香熏骨,夫人不贮黄金屋。

水铜无光涩秋月,留得当年旧蛾绿。

瑶台夜佩声阑珊,沈云叫雁沙泉寒。

二十五弦弹凤凰,玉钗小燕飞春山。

形式: 古风

蔡州妓赵氏坠崖以死自誓作诗讽俗

鳞鳞汝水冰碧光,汝之左右百草芳。

红兰紫桂媚长昼,钩辀鸟子回银塘。

茭蒲无数菱叶小,西家鞦韆属年少。

燕泥霁雨风景酣,帘箔依稀有歌笑。

赵氏女子邯郸娼,綵丝绣履踏春阳。

心思宛转萦云缕,羞对儿郎唱凤凰。

乐山嵯峨石生雨,乡人迎神奏歌舞。

婆婆起向神祠前,祝愿生身事针组。

野风吹目双泪零,泉声松韵相泠泠。

谁言女子情爱癖,誓死命轻如鸟翎。

鸟翎飞上合欢树,开花夜夜无愁苦。

秋香不断相思浦,玉钗断股埋黄土。

形式: 古风

秋意

银床坠露下高桐,竹练含冰留麝笼。

蒲萄酒作码碯红,湘娥江边采芙蓉。

月华流影天汉东,素商凄清飏微风,草根知秋有鸣蛩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冬]韵